第235章 (2 / 3)

+A -A

        这里地势平整,绿草如茵,不远处有一条宽阔的大河,河的上游数里之遥有七、八条小河,站在稍微高一点的地方望去,就仿若在天的尽头有雨帘倒流而下,汇流成河,河水奔腾不息的穿流而过,涌入大海。

        (bp;除了大河之外,谷地三面被群山所环绕,高山密林阻挡了海边的腥热潮湿,故而这里一年四季温暖如春,鲜花常开不败,形成了有山有水,有花有树的风水宝地,经常有官宦商贾的女眷来这里踏青游玩。

        然而现在这里不见莺莺燕燕,一片森严肃穆的气氛笼罩在这块谷地,此刻到处都是白幡招展,谷地中央矗立起一座足有三丈高的巨大白色帐篷,帐篷大门敞开,里面停放着一具黑漆漆的铁棺,摆放在棺前的灵牌上赫然写着「大海王厦太子萧统之位」这几个大字。

        「丞柏大人前来拜祭太子——」

        远远的传来一声似唱似吟的话语声。

        话音未落,山谷那边传来一阵阵车轮滚动声,随后便看见一队车马隆隆驶来,队伍相当的长,声势显得甚为浩大,从一众人举起的牌子来看,确为当朝丞相大人。

        这队人马在离帐篷约百步处停了下来,随即,一名有着花白胡须,身着朝服的老者在侍从的搀扶下步下马车,此人正是当朝丞相。

        早已等候在一边的南宫修齐立刻上前招呼。丞相睁大他那双昏沉的眼睛仔细打量了一眼南宫修齐,随即拱手道:「这位公子就是护送我朝太子遗体回京的义士吗?」

        「正是在下,不过此乃分内之事,不敢称『义士』二字。」

        南宫修齐抱拳道。

        丞相长叹一声道:「唉,太子乃国之根本,如今太子遇难,真乃我朝之大不幸!」

        说到这,他面朝大河方向颤声道:「难道这预示着我朝将有大劫吗?」

        「大人,该去拜祭太子了。」

        旁边的侍从提醒道。

        「哦,对、对。」

        说罢,丞相朝南宫修齐拱拱手,朝帐篷那边走去。

        丞相一边走一边向路上的人不停打着招呼,原来这里已经满满的坐着两大排人了,他们都是当朝的文武大臣,和丞相一样都是来拜祭太子的。

        事实上,从今天清晨太阳一出,这片谷地便陆陆续续有人拜祭,一开始是职位较低的官员,拜祭完之后便在南宫修齐等人早已准备好的桌椅前坐了下来,一边喝茶一边等待着,因为正午过后会有太子入土仪式,这项仪式是整个葬礼的重中之重,一干人等自然不能缺席。

        此时已经接近正午,朝中的文武大臣基本上都来得差不多了,南宫修齐他们安排的近百张桌席几乎都坐满了人,从帐篷大门两边一直延伸到近百步开外,中间铺着一道长长的地毯,整个场面是正式而又{玄大。

        「淑妃娘娘驾到!」

        山谷那边又传来一声长吟。

        南宫修齐心里不由得颤一下,有些不安起来。说实话,此刻他最怕见到的人就是淑妃,因为他不好意思面对她,当初他信誓旦旦的答应她,一定会把萧统带回来,然而现在带回来的却是一具冷冰冰的尸体,这叫他如何面对淑妃?又怎么向她解释?

        然而事到如今,再不想面对也得面对,南宫修齐只得硬着头皮迎了上去。由于淑妃乃萧统的养母,又是身份尊贵的女眷,不宜在大众场合下抛头露面,所以她的座驾直接行驶到帐篷门口,然后在一群侍女的伺候下步入帐篷内,从头至尾都没看南宫修齐一眼。

        不一会,帐篷内便响起淑妃悲恸的痛哭声,闻者莫不动容,南宫修齐更是心里不好受,想进去劝慰,可是众目睽睽之下他能劝慰什么?要知道,在众人面前,他们可算是第一次见面,不能表现出熟悉的样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