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2 / 2)

+A -A

        短暂的沉默。

        “对了,老毕,还记得你们‘绿茵场上四豪杰’吗?”叶丛文话锋一转,笑道:“告诉你,刘云锋和何秋霖去年都中专毕业了,刘云锋现在分到派出所当上民警了,何秋霖也分到工商所了,他们两人现在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

        “哦,是吗,”毕自强也努力让自己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说道:“廖明超呢?”

        “廖明超跟我和燕玲一样,明年秋天才能毕业呢。不过,他读的财贸学院已让他们去实习了,我和燕玲到九月份开学也要去实习了。”

        “唉,看看就数我最失魂落魄啦,”毕自强听着心里不是滋味,痛心疾首地说道:“竟然落到如此地步,真是丢人现眼呀。”

        “我还不了解你吗,你是一个从不肯服输的人,”叶丛文尽可能地宽慰着毕自强,说道:“出来以后,重头再来嘛。”

        毕自强悔恨不止地摇摇头,无可奈何地长叹了一口气。

        “对了,我来的时候,刘云锋、何秋霖、廖明超他们凑了些钱,让我给你买了一些香烟和食品。我专门去书店买了几本书,没事的时候让它陪伴你度过这难熬的日子。”叶丛文考虑事情总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只见他接着说道:“他们三个人两个要上班、一个去实习了,都没时间来探望你,让我转告你,多多保重身体,一定要振作起来呀。”

        “我知道了。”毕自强内心无限感慨,对叶丛文说道:“你记着回去替我谢谢他们了。”

        规定接见的时间到了。

        叶丛文和吴燕玲眼看着毕自强回牢房去了。他俩也会客室里走出来,各自清点着口袋里还有多少钱。扣除了回程的车票钱后,他俩又去劳改农场里的小菜市里把剩余的钱都花了个精光,买了一些鲜猪肉、鸡蛋、面条什么的,又转回到劳改农场接见室,让那儿的管教干部把这些东西转交给毕自强。

        然后,叶丛文和吴燕玲沿原路返回南疆市,离去不提。

        在叶丛文给毕自强带来的东西中,除了香烟、食品和生活用品外,还另有三本书。那是(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读高中时,毕自强不如叶丛文那样酷爱捧读小说,这三本书也只是泛泛地翻过一下。

        深夜,毕自强经常会静下心,伴着牢房里那昏暗的灯光,从容地翻开这部长篇小说。每每读着那饱含着思想的文字,默默地咀嚼着人生带给高尔基无比艰辛的感受,倾听着他对这个世界诉说着种种爱和恨。其间,不知有过多少次竟让毕自强读得泪流满面……

        第二部序言

        第二部摸爬滚打

        古人云:“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大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们,都有着自已充满心酸和艰辛的奋斗经历。而在一个人走向成功的过程中,自我准备和自我激励是不可或缺的。当今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只要勇于拚搏,善用智慧,你就可能闯荡出一片自己的天地,bp;第十一章自谋生计(之一)

        1982年,深冬。

        在南疆市和平菜市场内,卖肉行十一号位置是一个年轻女人经营的个体摊档。在两米长、一米宽的摊档上面,摆卖的全是用刀切成条块状的新鲜猪肉。

        摊主陈素英二十七岁,圆脸,梳一头齐耳短发。她个子不高,身材略显臃肿。她在胸前扎着一件黑呼呼、油渍渍的围裙。由于不太注重装束和打扮,看上去她的相貌要比实际年龄大了许多。

        “买肉吗?看看,我这全是新鲜肉,”只要有顾客经过肉摊前面,陈素英马上就会露出一副殷勤的笑脸,主动地跟人家打着招呼:“买吧,便宜一些卖给你了。”

        陈素英已经结婚嫁人了。她的丈夫毕胜利,在七星路上租了一个小铺面靠修理自行车谋生。夫妻俩有一个才半岁多的儿子,名叫毕小宝。因为夫妻俩每日都要外出奔波而忙于生计,便雇了一个从农村来的十四岁小保姆阿秀帮着带孩子。平时,阿秀背着毕小宝也跟着女主人出来摆摊和帮忙。到了该给孩子喂奶的时间,陈素英就会利索地脱去挂在胸前的围裙,从阿秀的背上抱过孩子,拉开前襟露出半边乳房,坐在摊档后面的木椅上,毫无顾忌地给小宝喂奶。每当这个时候,她总是喜欢低垂着头,默默地端详着儿子用小嘴“叭哒叭哒”地*着*的可爱模样,脸上浮现出一种心满意足的笑容。

        当时,在菜市场里为数不多的个体商贩当中,陈素英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人物,绰号“肥婆”。她口齿伶利,还是一个大嗓门。她平日里跟人说话总是喳喳呼呼地像开机关枪似的停不下来,还经常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跟隔壁的摊主发生争吵。不过,她一转过身来招呼自己摊档前的顾客,便会笑容满面,态度热情。那些当面称呼她为“肥婆”的同行或熟人都承认,这是一个能吃苦耐劳的女人。

        陈素英也许是太精明能干了,这充分暴露出她有点奸滑、爱占小便宜的特点。在她的猪肉摊上,经常有一些顾客拎着从她这买走的猪肉,一肚子火气地回头找她算帐,指责她缺斤少两,说她是昧着良心的奸商贩子。而隔三差五,也会有人前往工商所对她故意短秤头的这种违章经济行为进行揭发和投诉。为此,才参加工作不久的工商干部何秋霖,对陈素英这个人早就久闻她响当当的绰号,不仅仅是知人熟面,也没少跟她打交道呢。

        当时,在南疆市的一些农贸市场里,个体商贩缺斤少两、克扣秤头的现象十分普遍。在何秋霖所负责管辖的和平菜市场内,这种情况早已是司空见惯。不少个体商贩经常使用“八两秤”、“九两秤”。当着顾客的面前,能把足斤?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