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4 / 5)

+A -A

        英司对父亲怒吼道。其实,他心里最讨厌的是他自己。

        矢吹英司已记不清,自己是什么时候受到排挤的。在初中一、二年级时,的确还能像个普通学生那样学习。可后来逐渐地对学校的课程感到厌倦了。

        教师讲的话,一耳朵听,一耳朵冒,只要一坐到教室里,瞌睡就来了,觉得那些听得进这样桔燥无味的课程的同学。真像是另一个星球上的人。

        其实,其他人也把英司看成了外星人。即使同在一个教室里,英司的心却似乎飞到了另一个星球上去了。

        有一天,班里的一个优等主让英司办一件奇怪的事。那个学生把英司叫到一个角落里,说要是英司把某一个电视连续剧一集不落地看下来,将剧情讲给他听,他就一个月付给英司一千日元。这个电视剧当时最受中学生的青睐,英司也一直在看。

        既看了电视剧,又能得钱。英司感到赚了便宜。这个学生后来又不断增加其它的节目,随之“工资”也涨了。他在支付工资时,一再嘱咐此事不可外传。

        不久英司终于明白了这个同学的用意。他在一些优秀的竞争者面前,把英司看后讲给他的连续剧,装成是自己亲自看的样子,绘声绘色他讲给他们听,为了迷惑竞争对手,才使用了这样一个骗局。

        然而,使英司吃惊的不是这件事的本身,而是他“雇主”的对手们对剧情也能侃侃而谈。在班里。根据总分数的平均值。可分为成绩好的或成绩差的,或者说是有野心的和元野心的两种人。前看以宝塔尖为目标,展开激烈的壳争,为了超出对手,采取了一切手段。

        雇佣成绩差的同学从事“电视工作”就是出于这一目的。其费用都是父母给的。

        在了解到内情之后,英司彻底脱离了升学竞争的行列。不是因为他感到同学卑劣,而是觉得不值得和这样的人竞争。

        教师也不将英司这类落伍的学生放在眼里,只顾及优秀生,为有更多的人考人一流的重点中学而竭尽全力。但为了挽救一名落后的学生,就不得不牺牲十个、一百个优秀学生。这样做不仅一点都不算教师的成绩,还会遭到众多优秀生家卜的抨击,教师们不会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而以

        现在教师所说的优等学生,就是总分平均值高的学生。只在某一学科中显示出超众的成绩和才能,但各科平均分数不高抬不起头。

        伟大的天才是具有极端偏颇的才能。这与全能运动员那种面面俱到,而没有特长毫无等同之处。

        在奇才一显身手之前,让他们经过总分平均值这个辗压机辗压,改造成均衡发展型的人,井批量生产,这就是当今的教育体制。

        衡量现在教师的标准也和保险、信贷的外勤人员一样。根据进重点中学率的高低而论。这虽然有些可笑,但却是不容改变的事实。

        “你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学习?英司有一次这么问他的,‘雇主’。

        “为自己呗。”雇主“似乎认为这种问题不值得一问。

        “学习就那么有趣吗?”

        “不能说有趣没趣。总之是为了自己。”

        “你所说的为自己,是想考个好学校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青春的证明 第21章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