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3 / 3)

+A -A

        、第18章

        高二一年,黄城主和小英的相处模式并没有变,还是像以前一样通信交流近况和学习,偶尔莎莎会来找她一起去探望小英,三个人找家便宜的小饭馆一起吃顿饭。

        但是她的心态变了,变得更积极努力。她拥有比小英优越得多的环境,有什么理由放任自己不好好学习?而且她学得好了,也能更好地帮助小英。小英说了,你占据优势,就是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你的选择余地就会更广,因为不得已而必须让步妥协的几率就更小。

        黄芪觉得太有道理了。同样十七岁,小英比她还小半年,怎么想法就比她成熟那么多呢?

        她已经不奢求一定要和小英考到同一所大学。全国那么大,大学那么多,高考有那么多不确定的变数,想考到一起太难了。但是她至少可以选择志愿全填同一所城市的大学呀。像上海、武汉、南京、杭州这样的城市,有各种各样的高校。在同一座城市的不同学校里,就像现在一样,隔三岔五可以见一见,不也挺好的吗。

        有小英的激励,黄城主高二的成绩稳步提升,到后来已经能稳定在年级前十。随着高三的步伐将近,邻居们开始报以“这孩子是名校苗子”的赞许;黄老师和丁老师虽然不明说给她压力,但黄芪能感觉到他们的期望。

        黄城主的魔鬼高三开始时,莎莎也如愿从实验小学升入实验初中就读。小姑娘开心地把黄芪和沙周胤约出来,三人第一次在市内聚会,还一起去市区免费的兰陵公园玩了一趟,了了莎莎去公园划船的愿望。

        而后便是暗无天日的高三生涯。每天早上七点到学校上早读,晚上自习到十点才放学,早中晚各四节课,午饭晚饭时间还有各种名目的小课补习,算下来一天要上十四五节课之多。

        两个月一次模拟考,每月一次摸底考,每天各种各样的真题模拟卷子。全国各省历年的高考题、模拟考题、黄冈启东这样的全国著名高中自己的练习题,一沓一沓以本为单位的试卷,仿佛永远都做不完。

        在这样马不停蹄的忙碌日子中,一直过了两个多月,黄芪才意识到她很久没有收到小英的信了。刚开始她猜想小英和她一样高三太忙没空写信,不知道她现在现在还有没有继续打工。

        又过了两个月,一学期都过完了,还是没收到。

        高三的寒假只放了十几天,过完年开学回来,莎莎来找黄芪,问她:“过年小英哥哥回家啦,他让我帮他问问,你是不是很忙,为什么一直不给他回信呀?”小姑娘还贼兮兮地坏笑:“他在信里问了你很重要的问题哦!”

        黄芪很诧异:“我没收到呀,什么时候写的信?”

        “啊?”莎莎意外了,“这个我忘了问,应该挺久的吧,他说他写了好几封。”

        黄芪意识到不对劲,市内的平信很少寄丢的,她和小英通信这么久,一封都没丢过。

        午间休息时她又去传达室查信,仍然没有她的。信件翻了好几遍,她发现这么多信居然全是寄给高一高二学生的,一封高三的都没有,于是问传达室门卫:“伯伯,这里面怎么没有高三同学的信,是不在这儿收吗?”

        门卫看了她一眼,敷衍地说:“就是没有吧。”

        几十封信里一封高三的都没有,这概率也太小了。她长了个心眼,编个谎说:“我是高三(8)班的,马上要高考了,我家里给我寄了以前的获奖证书,高考加分要用的,都十几天了还没收到,您帮我留意一下好吗?”

        门卫果然紧张起来:“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寄平信呢?很容易寄丢的!十几天肯定早就到了!”他压低声音,“告诉你吧小姑娘,高三的信都是直接送到你们每个班的班主任手里的,你赶紧去找你们班主任老师问问,别把这么重要的信当没用的给扔了!”

        老师扣学生信件这种事黄芪不是没听说过,高三发生这种事更不稀奇。她心想自己和小英的信主要都是学习上互相提问答疑,内容再健康积极没有了,应该能要回来。

        回到教学楼,黄芪正要去老师办公室,发现余薇薇正在他们班后门窗户那里鬼鬼祟祟地张望,一时起了玩心,就蹑手蹑脚地走过去,在余薇薇肩膀上拍了一下。

        余薇薇做贼心虚,吓得差点叫出来,急忙捂住嘴,回头发现是?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黄沙城 第16章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