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 / 4)

+A -A

        感伤在心中有一些

        我了解那些爱过的人

        心是如何慢慢在凋谢

        多想要向过去告别

        当季节不停更迭

        却永远少一点坚决

        在这寂寞的季节

        ……

        作者有话要说:前言

        好吧,这是我第二个难产的故事,第一个是《四月与五月》。而且这两个故事产生的时间都很妙,都是在我写作出现了瓶颈的时候。在《b日记》和《晴天旅行团》之后,我当时很想改变一下“戏路”,想写一点更严肃、题材更现实的作品,于是在构想了一阵子之后,我就提笔开始写了。可是写着写着,我发现我找不到出路。于是就停了下来。

        估计看完我重新编写的第一章,可能很多人会问这次改编是不是今年北海道之行的产物——其实,恰恰相反。如果说《恋恋鲁西永》是我去了鲁西永得到灵感之后才写的,而这次北海道之旅,却是在我决定重写,并且将开篇的地点定在小樽之后,才成行的。并不是去了那个地方才有这个故事,而是先有故事,我才想要去故事里的地方看一看。至于说为什么是小樽,就像我在之前的游记中写过的,很久很久之前,我就从一个朋友拍的照片里见过落满了雪的小樽运河,当时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以至于这么多年来,只要说到雪景,我第一个想到的,还是那张照片。但是很遗憾,这次我去了小樽,因为时节的关系,没有看到雪景,不过站在运河旁边,还是很有感觉。

        关于改写,我恐怕没有理由可以说。就是单纯的灵感而已。《不需要爱的情歌》这个故事,曾经有一度,在我的脑子里已经是一个死掉的故事,然后忽然有一天,它又活过来了——以一种新的形式。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对这个故事念念不忘,不过我想总是有的吧,这个世界上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嘛。我也不清楚,我的改编会不会让原来的那些读者满意,我想也有可能会有人很失望,觉得完全无法接受。但我只能说,我决定要这样改,希望大家能忘记之前的一切,用一种新的角度来看待这个故事。

        关于故事本身,我仍旧把它归在“欲望都市”的系列当中,但是这个“欲望”可能更多的不是的肉欲,而是人内心的一种欲念:“当失去了一些东西的时候,却想得到更多”,这就是我对这个故事的设定。而且我还是会以我的初衷去写,不管国家出版总局是怎么规定的,不管晋江是怎么设定的,也不管作为读者的你们是怎么看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故事就是故事,它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是怎样生活的,你无法改变它,你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

        春十三少

        2013。10。27

        一(中)

        电台里放着陶喆的老歌,这首歌很适合在这个地上铺满了金黄树叶的季节听。

        其实,比起其他季节,蒋谣更喜欢秋天。

        这是一种很难说清楚的情结,喜欢一样东西,很多时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感觉,不需要太多的理由。当然,讨厌一样东西,也是如此。

        比如,她就很讨厌每个星期一早晨的高架路,尽管交通法规规定说市区内不准鸣笛,但那些急躁的人们总是耐不住性子,让她想好好听完一首歌都不行。在拥挤的车流中缓行了好一阵子,她终于逃下高架路,尽管已经比平时晚了半小时到公司,但从车库出来后,她还是不慌不忙地去咖啡店买了一杯拿铁来配包里的巧克力饼干。

        “我个人觉得新出的太妃榛子口味还不错,建议你下次可以试试。”在服务区等咖啡的时候,有个男人在她身后说。

        蒋谣半侧过身,微微一笑:“但我觉得那太甜了。”

        “哦……”男人一脸惋惜地抿了抿嘴,没再接下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不需要爱的情歌 第2章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