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A -A

        易詈螅慕峋忠膊皇桓雒篮玫慕峋帧辽伲腥伺阍谒肀撸敝了廊ィ踔粱埂岸嗷盍税肽辍薄庋桓霰靖檬芡倨慕巧詈笕从幸桓稣饷春玫慕峋帧庵纸巧涣舾髡咦约旱幕埃趺炊妓挡还ィ∷运担巴踔俏啊本褪嵌≤咦约骸那牡囟阍谡飧雒婺磕:慕巧竺妫那牡厥曜抛铩劳觯撬芟氲降淖詈玫氖曜锓绞剑庖坏悖幼詈蟆拔采钡哪且欢危材芸吹贸隼础约旱乃魉芄槐辉拢豢硭。灰腥撕匏5保谘≡袼劳龅氖焙颍泊乓恢殖舐谋葱睦怼庖坏悖采幸灿忻枋觥氏衷谛∷抵械幕埃褪墙ピ谕踔俏八篮蠡够崦蔚剿依锏淖郎匣故欠抛潘南嗫颍诱庑┫附诰涂梢灾溃≤弑救耸嵌嗝纯释辉娜思亲饪峙率牵烁行杂秩砣醯男睦碓谧魉畎伞?br/

        除了这四个核心人物之外,小说中还有很多其他人物,我不想说太多,只是罗列一下,点到即止,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再去仔细看看:

        1。小说中小樽餐馆的老板娘现实中旅店老板的姑妈+穿紫色和服的客人。丁苓应该是听老板说过关于他从姑妈那里继承了旅店的事,也许是在某个喝了酒有些微醺的晚上,所以她自己也不太记得了。而同时,她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老板跟她说的那些来店里的客人的故事,所以在小说中,她将两者结合在一起。

        2。素珍旅店老板。不用说,他总是能够一针见血地点出问题所在,不造作、不扭捏,性格直白。

        3。蒋柏烈天使。蒋医生不是“人”,或者说,这个角色跟“祝嘉译”一样,在现实中没有一个具体的原型,但是却代表着某种含义。丁苓在“尾声”中认为地铁的那两道强光是天使照射在她身上的,那是一种超越自然的强大的力量,是拯救了她生命的力量。蒋医生也是如此,他在蒋谣彷徨、无助的时候,每每都能给她最温暖的鼓励和勇气,对蒋谣来说,蒋医生就是“天使”。

        此外还有一些细节,并不是我写到后面就忘了前面(虽然这种事确实常常发生,但我大多数时候都还是勤勤恳恳地翻出之前的章节,仔细地阅读,以期不会出什么岔子),而是特地如此设定的。比如说,小说中的“蒋谣”与“祝嘉译”三年后在便利店重遇,当时“祝嘉译”身旁有一个女人,按照小说中的氛围和肢体语言,那应该是一个419的对象之类的。但是现实中,祝嘉译在留给蒋谣的信中,也提到了那次便利店的相遇,说站在旁边是他的未婚妻,而且他将她描述成开朗大方的好女孩。这其实就是一种提醒——提醒你们,小说与现实的区别。

        关于细节,其实还有很多,我说过,这个故事是我花了一定的心思去设计的,我在文中做了大量铺垫,而且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其实是有其作用和寓意的。我就不一一说了(而且说真的,我也记不了那么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慢慢发掘。

        另外你们可能会提出疑问的就是,祝嘉译不是留下信后就去波士顿打算跟未婚妻结婚了吗,为什么最后又出现在小樽的旅店里当一个沉默寡言、从不露面的厨师呢?是实话,我本来是想好一个桥段的,打算在丁苓跟老板的对话中一笔带过,可是后来我又觉得,还是把这当做一种留白吧,让你们自己去想象。因为有时候现实,远比小说更匪夷所思。

        说了这么多,我不知道你们会不会有点头晕,如果真的晕的话,我只能说:那么喝口水,休息一下,继续听我说。这是一个虚拟与现实交错进行的故事,这三个故事有重合的地方,也有冲突的地方,在这种互相之间的交错与冲突之中,要怎么分辨真假?

        “我”写的小说中的“蒋谣”与“祝嘉译”,并不一定完全都是虚构的,也有真实的东西在里面,只是那些真实的东西隐藏得很深,深到侵入了骨髓,简直已经难辨真假。

        又或者其实,真与假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人的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那么,我们再回到一开始的那个“俄罗斯套娃”中来。“我”笔下的这本叫做《不需要爱的情歌》的小说,说的是一个经过过程中有甜蜜有痛苦,但最后仍旧是充满了希望与勇气的故事。这本小说想要表达的东西,早就通过主人公“蒋谣”的内心独白表达出来了:即使受到伤害,也不要扭曲灵魂,不要害怕爱和被爱,否则的话,你很有可能会从一个受害者变成加害者,就像受虐的孩子转身去虐待别人一样,你会变成你原本最不希望变成的那种人。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因为别人的错误与伤害,而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与勇气。即使犯了错,任何时候醒悟过来,都为时不晚。

        而事实上呢?真正的蒋谣与祝嘉译又是怎样呢?事实远比小说残酷,可是事实也更发人深省——的确,犯了错,任何时候醒悟过来,都不晚,但是你也要知道,不是所有的错误,都能够弥补!有些错误,你一旦犯了,就无法回头了。好比夫妻之间,任何一方出轨,这都是一道裂痕,很可能再也回不到过去,原本幸福的婚姻很可能就此结束;又好比朋友之间,即使一次很小的背叛,也会失去彼此的信任,挽不回友情;又或者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时早就在不经意之间对对方造成了伤害,你以为没关系,但可能就像一根鱼刺,拔不出来也吞不下去……我们生来是自由的,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是自由的,这些没有错。但自由不代表随心所欲,不代表你可以不顾别人的感受,不代表你可以随便地伤害别人。也许大家看完之后都很同情蒋谣——我是说,现实中的蒋谣——但我一直非常赞同一句话: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也许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感情是一个没有道理可讲的东西,爱上一个人是没有道理的,我却不能完全同意。我始终觉得,一个人会爱上另一个人,一定是那个人有某一种吸引人的特质,一旦这种特质消失,我不认为爱还会存在。所以,“爱”这样东西,是有因果、有道理的。你的所作所为,会导致别人对你的看法与感受,也会改变别人对你的感情。所以当我们觉得别人对我们不好的时候,当我们觉得被亏待的时候,当我们觉得付出得不到回报的时候,这其中固然是一定运气的因素在里面,但是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到底做过点什么?

        此外我在这个故事的连载中意识到的一个问题:同样作为第三者,祝嘉译完全没有人骂,还有好多人为他着迷的样子(你们不要不承认!),可是丁苓呢,恐怕要不是我始终是以一种平静的口吻在陈述这个故事的话,早就有人跳出来大骂她了吧……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在抱怨社会中男女不平等时,也要先想一想,作为一个女性,我们究竟先把自己给摆在一个什么位置?强者固然有强者的姿态,但弱者也要有弱者的姿态啊。

        现在你们终于知道,我为什么在很早之前就说,这个故事的主角并不是蒋谣和祝嘉译了吧。事实上,这个故事的主角,是“我”,丁苓才对。也许又有人会忿忿不平:这个曾经当过第三者的女孩,这个曾经插足过别人婚姻的女孩,凭什么最后还得到了旅店老板的青睐呢?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拿出我手中的第三个俄罗斯套娃:如果说,小说讲的是一个赎罪的故事,现实讲的是一个残酷到无法弥补的故事,那么有关于“我”,丁苓的故事,又回到了自我救赎的道路上来了。

        你们会大吼说,你这家伙带我们坐什么过山车嘛!先上山,后下山,接着又下山……没错,我是很喜欢玩这一套,可是你们也要知道,现实中的过山车,其残酷与剧烈的程度,可远比我笔下的强大。我给你们看的这个“俄罗斯套娃”,其实是一个传统的“肯定否定肯定”的过程,也是人对现实产生认知、思考,转而形成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过程。我抛出一个论点,否定它,然后再肯定它。

        当你发现现实与理想有差距的时候,你会怎么做?你还会坚持自己的理想吗?这个问题,我似乎从很早之前就提出过,不过,我从来没有回答过——因为没有正确答案!

        至于说最后那个“尾声”,其实就是虚幻与现实、真与假的真正碰撞。事实上,连丁苓自己也不知道,是蒋谣的死(对,蒋谣真的死了),救了她一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命运。在命运面前,所有人都变得异常渺小……

        今年是我在言情出道的第九个年头了,回头看看我写过的那些故事。我想我一直以来想要表达给你们的,是这样一种想法:

        人未必要有解决所有麻烦的能力,但起码要有面对一切的勇气。

        如果你有了这份勇气,就能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也保持住尊严和风度。而这两样东西,恰恰是我觉得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

        我没有料到我会写这么多,可能以后我也不会再这么透彻地去跟你们分析我到底为什么这么写、我到底想说些什么。这个故事,你可以说它是悲剧,也可以说它是喜剧。其实就跟我们的人生一样:有喜有悲。

        对于此时此刻的我来说,如果你们能认真地读到这最后一句话,已经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谢谢。

        (完)

        本书下载于,。。/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