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护士长听了点了点头说道:“好,好,就叫他运福。可他姓什么?”
“姜玲捡来的,自然就姓姜了。”卜小菊回答道。
于是,尤护士长便在入院手续写上姜运福,男。
就这样,姜运福有了自己的名字。他的治疗工作都在有条不紊进行着。医院外科主任也联系上南京儿童医院外科专家。他们答应三天以后过来给这个孩子做心脏手术。
人们常说:“好事不了名,坏事传天下。”可是现在救助弃婴的好事也传开了。一上午就有好多好心人来看望姜运福。有的送来奶粉,婴儿衣服还有儿童玩具等。本来就大的病房被前来看望的好心人们挤地满满的。姜运福的病床头柜上也放满了婴儿用品。有好多好心人送过东西并未马上离开病房,而是站在一旁看着。这样一来,病房里显得乱嘈嘈的。也就多多少少影响了治疗。致使梁主任一上午都在这个病房里,婉言劝退那些前来看望姜运福的好心人。
到了下午,又来了好多好心人前来看望姜运福。还听说市电视台要来采访。梁主任想这样怎么行,这里是病房,病儿需要安静的地方。这样乱嘈嘈的,医生、护士还怎么给孩子治疗。梁主任又一想自然有怎么多好心人来献爱心,不如以医院来搞一次募捐,其不是名利双收。梁主任想到这,不免感到一种顿悟的快感。自言自语的说:“对,我现在就去找院长谈谈这事。”
于是,梁主任便对科室里当班医生交代一下工作。说自己去院时办点事一会儿就回来。他交代完工作,便来到院部。还好今天郭院长刚好在家。
梁主任扣门走进郭院长的办公室。郭院长的办公室很大,足有五十多平方米,办公室靠里面墙放着一排玻璃书柜。书柜有好多厚厚的书籍。远远便能看几本《世界名人录》等字样的书籍。有两个书柜放满了奖状和证书,还有奖杯等等。在玻璃柜前面便是郭院长的“老板桌”。在郭院长的“老板桌”一端放着一座仿古铜的《马踏飞燕》石像。在“老板桌”另一端放着厚厚的信件等。在郭院长办公桌对面便是一排红木沙发。郭院长的办公室早被清洁工打扫地干干净净。就沙发前红木茶几民被清洁工擦地光亮照人。
郭院长长得肥头大耳,浓眉大眼,高挺的鼻梁,带着小花眼镜正在看来信。听到梁主任进来,便摘掉自己的小花眼镜示意让他坐在对面沙发上。然后,把手中的信件放好说道:“我正想问你来着,那个弃婴治疗工作你做地怎么样了?”
梁主任坐沙发边上回答道:“治疗工作做得一切顺利。”
“哦,还有什么事要院里帮忙的?”郭院长问道。
“帮忙?那到没有。我来是想跟您说,我们能不能以院方名义搞一个募捐活动?”梁主任回答道。
“募捐?是给那个弃婴做募捐?”郭院长接关问道。
“嗯,我今天看到好多好心的人。主动去那个弃婴病房里募捐东西。我想要是以医院名义办一个募捐。即能募捐减轻医院的开支。又能帮医院‘炒作’一下。这样即省钱又赚名声的事,其不是一箭双雕的美事。而且减少去看望弃婴的人。保持病房的安静,便好得治疗病婴。”梁主任怕郭院长再次断他的话,便一口气说完。
郭院长听了,想了一下便愉快的回答道:“嗯,不错,三天后南京儿童医院外科专家就来给这孩子做手术。要是搞募捐活动,那要快。这样吧,你先回去上班。我来给阎院长打个电话,让他尽快把这件事情落实好。”于是,梁主任愉快地回去了。
要说郭院长办事还真是雷厉风行。很快便把募捐的事落实下来。就在第二天下午,全院职工在院大礼堂进行一场大形募捐活动。市电视台也进行现场直播。
医院大会堂中座无虚席。院里主要领导都来了。主席台下的院内职工,除去当班的大都来了。就连退休的职工也过来了。市电视来了一台摄影机,不停地拍摄。
随着主席上的领导们一番官道话过后,大形募捐活动便开始了。首先是市卫生局和市委宣传部领导走到募捐箱前,来几个特写。接着院领导同样来几个特写。接下便是全院职工排着队上台到募捐箱前募捐。最另人感动的是院里退过休的老职工,在子女们搀扶下,走上主席台来到募捐箱前募捐。还有当班职工让来开募捐会的人员带他们募捐。这一下午,就募捐了十多万元。
正文第五章弃婴真父母来医院里认孩子
这场募捐活动,真是象梁主任所说的样名利双收。而且远远大于他们的预期。市电视台现场直播后。市民反想很热烈,好心的市纷纷打电话过来认捐。有的不和道姓名的好心人,把钱、物品放在儿科医办室走。
这件事也让郭院长乐得合不拢嘴。为这个弃婴忙得不亦乐呼。在郭院长、阎院长等院长领导亲自督办下,第三天,姜运福的心脏手术如期进行。由于姜运福的先天性心脏属于先天性心脏里最常见的一种。又是请南京儿童医院外科专家来做这个手术。所以手术做得非常成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