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2 / 3)

+A -A

        “公子若是不忙,就坐下闲聊几句;若是忙呢,劝当是休息,小坐片刻如何?”这杜老先生的话还真让人无法拒绝!咋说都有理。

        “那自然好,在下也略尽地主之谊。”童宁暗自叹息,无奈坐了下来。这房中人不少且有陌生人在座,若是现在说出来实在不方便,也会损了人家的面子,只好面带笑容坐着听大家聊天,这拒绝美人抚琴的事就挑个其他时间吧。

        坐下细听,才知道刚才大家一直讨论的是南诏的人文风情和物产。

        只见段楚玉正神采飞扬的说着茶花名种童子面的趣闻:“如果要画,就用最浓最艳的朱红,画大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应该是最美的茶花图了。”

        众人点头,杜老先生身旁一个陪客,被称作陆公的拂着短短的胡须道:“段公子所讲南诏风情着实迷人,但南诏地处边陲,交通不便,地理封闭,且多瘴疠,一来朝廷想出力也有所不能及,二则土地贫瘠,恐所得与所出不相符合。”

        土地贫瘠?童宁看了陆公一眼,居然还有人说云南地区贫瘠?自己前世去旅游时可是为那丰富的物产和人文惊叹不已,硬生生住了一个多月还不想走呢。

        闻言,段楚玉面露难堪,有些不服又有些气馁的低了低头,看来被戳到了痛处。

        童宁笑了笑,不由开口笑道:“这位先生刚才所言,怕是对南诏不甚了解吧?”

        “呵呵,南诏的情况世人皆知,不了解怕是郡马吧!”路人甲陆公继续捻着他的胡子,略带傲气的说道。

        “在下的确了解不多,略知一二而己,”童宁倒是不以为意的笑道:“不过对南诏,在下倒有一些浅见,不知是否有道理,当讲不当讲……”

        杜老先生看了看她,笑着点头道:“童公子无需多虑,不必客气,我等愿闻高见。”

        童宁微微一笑,也不再客气说道:“朝廷对于南诏的思路和想法,在下平头百姓一个,自然无法知晓,也无权置言,这些暂且不论。南诏之地,的确交通不便,正如世人所知。但说其地贫瘠……在下委实不敢认同。”

        “哦?说来听听。”陪客甲陆公随口问道。

        抬眼看了下段楚玉,童宁接着说道:“众所周知,南诏拥有最古老的茶园,是茶树的主要原产地,滇茶浓、强、鲜,味道是他地的茶叶所不能比的。诸位今日所饮的,便是名茶普洱,不止味道独特,价值也不菲。”

        “是,此茶的确不俗,但交通不良,如何作为货物售出取得价值也是难题啊。”陪客甲陆公已失去刚刚的傲气,倒是淡淡的说道。

        “自然是利用茶马古道,”童宁脱口而出,看见几个人迷惑不解的眼神,才知道自己急匆匆闹笑话了。那茶马古道可能这时还只是没有怎么被利用的运茶小径吧。

        这样想着,便忙笑着问段楚玉道:“段公子,南诏可有马匹?”

        段楚玉点头:“南诏多高山峻岭,车辆无法行走,倒是马匹还勉强可以通过。”

        “嗯。”童宁点头:“那就多利用马匹负重,可以把茶叶运出大山,也可以大规模运往周边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吐蕃。”

        看到段楚玉不解的目光,童宁解释道:“南诏是吐蕃的近邻,往吐蕃卖茶有天时地利之优,况且吐蕃地处高原,气候干燥,又以食牛、羊肉食物为主,而茶有消食解腻的功能,既迎合当地的的饮食习惯,还能预防一些高原疾病。”抬眼看看听得入神,还连连点头的几个人,童宁接着说:“至于朝廷,可以设立茶马互市,监管市场并获取收益,还能使更多的好茶进贡朝廷。”

        “公子所言极是,单此一项,南诏就收益不少。”杜老先生的眼睛微微眯起来,看着童宁点点头道:“据公子了解,不知南诏还有何特产?”

        “当然是药材。”童宁答道,云南白药可是名品:“三七、当归、黄连、杜仲等可是南诏特产。”别的不说,好歹童大小姐前世好歹还是个博士,列列这些还是小小意思。

        听童宁答得异常流利,几个人不由都惊奇的看着她,特别是段楚玉,不敢相信眼前的年轻人居然这样了解自己的家乡,就好似他是在南诏长大一般。

        “南诏粮米一直不能自足,请问童公子可有什么好的建议?”从心底佩服,段楚玉这会竟认真的向童宁讨教。

        童宁略一沉思,不由想起旅游时见到的几十万亩的哈尼梯田,“山间水沟如玉带,层层梯田似天梯”,可想而知那是何等的气势磅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穿越之祸水妻 第35章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