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3 / 3)

+A -A

        “跟照片上差不多。”男子有点儿含糊。

        下载

        老景若无其事地说:“我们是一个村的,我还能不认识他?估计这小子已经不在北京了。”

        听到这儿,老四海的脚终于离开地面,他一步三摇地往桥下走,随时提防着脖领子被人家抓住。他想好了,一旦被抓住就举手投降,好汉不吃眼前亏。

        下桥后,老四海偷偷向桥上看了一眼。看样子,老景把那个男子说服了,二人从天桥的另一侧下去了。

        当天晚上,老四海心惊胆战地坐上了南下的火车。他到现在也没想明白,当时老景为什么不把自己抓起来呢?

        老景在北京找了半个月,不见老四海的下落。后来县里领导不耐烦了,便派了个侦察员来帮忙。侦察员没几天就绝望了,二人只得商量如何向上头交差。再之后便发生了天桥巧遇的一幕,老景错过了逮捕老四海的机会,人间便从此多了一个祸害。

        一路射雕(1)

        老四海的三弟已经考上了空气动力学的博士研究生,如今出没在北京西郊,据说有七、八个北京姑娘憋着做驴人乡的媳妇呢。但他三弟一心想当火箭学家,没那个心思,急得北京姑娘们眼看就要集体跳楼了。

        十几年过去了,老四海已经成了驴人乡的传奇。隐隐约约的,他几乎快与老祖宗嫪毐平起平坐了。

        老四海的三弟已经考上了空气动力学的博士研究生,如今出没在北京西郊,据说有七、八个北京姑娘憋着做驴人乡的媳妇呢。但他三弟一心想当火箭学家,没那个心思,急得北京姑娘们眼看就要集体跳楼了。

        四弟学了个农机维修,混得也算不错。

        他五弟也考上了县高中,作文曾在全省获过大奖。人们都说:老五和四海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对了,老四海已经当上大爷了,二弟一连生了三个孩子。由于担心超生罚款,第三个孩子是跑到山洞里生出来的,由于条件艰苦,孩子生下来时长了身黑毛,三四岁后才逐渐褪去。

        侄子们从小就听奶奶、老爹和叔叔们唠叨四海大爷的陈年旧事,他们知道家中一切来源都是大爷的恩赐,但谁都没见过大爷的音容笑貌。孩子们一直认为,大爷就是相册里那个中学生,看起来还不如五叔气派呢。孩子们一直弄不明白,大爷既然比五叔还要年轻,为什么他是大爷呢?他大爷的真是怪了!

        是啊,老四海就如神龙一样,见钱不见人。

        每隔几个月,他就会寄回一笔钱来。不仅能满足弟弟们上学的费用,老妈还省吃俭用地盖起了五间大北房,电视、冰箱、洗衣机,全齐了。去年老二开上了摩托车,特别惹火。有时他骑着摩托车去南款赶集,身后便挂满了眼睛,进了家门都甩不掉。

        乡亲们都说:老四海保证是拣了台印钱的机器,插上电源就能印出票子来,别提多省心了。

        大家认为老四海就是半个财神爷。没有人记得老四海当年贩卖人口的事,没人知道老四海如今在做什么,没人清楚如今老四海在何方流窜,很多人连老四海的岁数都记不出来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