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1 / 3)

+A -A

        老四海不耐烦地说:“告诉你们老总,我不认识他。”

        马崽的笑容更灿烂了,半弓着身子说:“我们老总特敬重您,他说:山不转水转,大家都是一个层次的朋友,圈子不大,早晚会碰上。与其在外面碰上,不如在自己家里。”

        老四海大点其头,鼻子里发出讴讴的长音:“是这么回事,还真是这么回事。看来你们的老总也不是凡人。要不,咱们就见见?”老四海的最后一句话是对贤淑说的,贤淑莫名其妙地“啊”了一声。

        马崽立刻将人头马拎起来,指着另一个方向道:“我们老板在那边等您。”说着,他就要走。

        老四海狠狠瞪了他一眼:“把那瓶酒给我扔了,丢人!”

        老四海在一个封闭的雅间里见到了一个体壮如牛的家伙。他老远就走上来,拉着老四海的手,不亲装亲地说:“如果我没看错的话,您应该是北京来的。”

        老四海轻轻在他手背上拍了几下,微笑着说:“好眼力!”

        老板哈哈大笑:“气魄,气魄,只有北京的同志才有这等气魄啊。呵呵。”

        此后老四海的身份便成了北京某大银行总部的特派代表,而且是某著名部长的女婿。说到女婿的环节,老四海偷偷看了贤淑一眼,然后又冲老板眨了眨眼睛。老板会心地笑了。

        朋友就是这样,很多人相识了十年也不见得能说句心里话,但有些人刚刚认识就无话不谈了。老四海就有这个本事,仅仅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他就让老板对自己的身份深信不疑了。同时他也把老板的底细摸清楚了,这老板是个湖南人,不仅是这家夜总会的主人,而且在三亚、湛江都有类似的产业。在中国开夜总会,基本上都是带有黑社会性质的。老板对这一点毫不隐讳,他曾经拍着老四海的肩膀道:“兄弟我是湘西的,我们湘西那地方不出别的,就出土匪。你知道吗?国民党册封的最后一个土匪头,是1965年才被他们打死的,我们湖南人多顽强啊!”

        当天二人喝了个尽兴,老四海几乎是被马崽背回宾馆的。

        之后的几天,老四海和老板之间是你来我往,以老四海请客多些。当然,偶尔老四海会突然离去,然后再打来个电话说:“没办法,领导要见我。”如此一来,老板对他更是器重了。

        酒喝到一定程度,二人也能谈谈人生,谈谈理想。老四海往往点着老板的鼻子道:“虽然人分黑白两道,可这黑道无论如何也是不能上路的,上不了台面呀。”

        一路射雕(9)

        老板说:“我和白道的朋友走得不错。”

        老四海痛心疾首地说:“潘四儿比你怎么样?”

        老板思索着道:“那个哈尔滨的老大吗?靠拆迁起家的潘四儿?”老四海微微点头,老板泄气地说:“人家呼风唤雨了。我——我不如他。”

        “呼风唤雨有什么用?他就是斗争的牺牲品,其实认识几个当官的也不管什么用,当不了靠山。一旦有风吹草动,人家第一个收拾的就是你。”老四海嘿嘿笑着,口气却多了一丝威胁的味道。

        老板拍着脑袋说:“这个话,朋友们早就跟我说过,可怎么办呢?”

        老四海也叹息着说:“是啊,我是真盼着你们都能混到正道上来,我替你们着急呀。唉!”

        老板感激地拉着老四海的手,那天二人又喝多了。

        四、五天后,老板实在忍不住了。一瓶人头马下肚,他揪着老四海问:“兄弟,你来海南到底有什么公干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