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年轻人满脸欢喜地走过来:“老先生,老张六点钟就过来,他再三向您表示歉意。”
老四海微笑道:“基层工作是很不好干的,大家都是从基层干起的嘛!我怎么能不理解呢?”
年轻人像得了特赦一样,使劲点头道:“对,对对。”之后年轻人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老四海只好把他让进房间。年轻人在房间里转了一圈儿,试探着说:“我们县里倒有个宾馆,条件还说得过去。”
我们的阿波丸(7)
老四海晃着脑袋道:“这里清净。”
年轻人道:“是,是是。”他给自己倒了杯白开水,然后笑着道,“你是常住北京吗?”
老四海眯着眼睛说:“我在北京有房子,在青岛、厦门和广州都有房子,工作需要嘛!没办法。”
年轻人道:“我在北京的大学里进修过,就在四道口。”
老四海哼哼着说:“四道口在海淀区,全是大学。我的房子在方庄,老房子了,已经四五年了。”
年轻人眼珠一转:“方庄?我听说国安局的宿舍就在方庄。”
老四海哈哈一笑:“年轻人啊!有些事何必说出来呢?”
年轻人似乎很尴尬。
老四海大度地说:“咱们都是注定要在仕途上发展的,作为过来人我给你提个醒。该说的话,让领导自己说,不该说的,打死也不要说。”
年轻人愣了一下,然后轻轻地在自己胸脯上拍了拍:“真理呀,名言啊!我们县里不会有人能说出这句话来,见识啊这就是见识。”年轻人异常感慨,眼中竟饱含着泪花了。
老四海在心里笑了一下,他明白了,这个小秘书肯定在说话问题上吃过亏。于是他苦口婆心地说:“仕途的艺术就是嘴巴的艺术,无论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
年轻人叹息道:“听您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老四海看看手表:“年轻人,好好学学吧。”他站了起来。“快六点了,总不能让你的头头久等吧?”
年轻人赶紧起身,飞快地走到门口,伸手推开门,侧着身子说:“请,您先请。”
老四海走到门口道:“我的司机在隔壁住。你通知他一声,让他自己随便吃点儿,回去报销。”
“明白,明白。”年轻人诚惶诚恐。
餐厅在招待所一层,装修一般但还算干净。
年轻人领着老四海进了雅间,然后惶恐地说:“我们头头儿已经到门口了,我去请他。”老四海无可无不可地点了点头。年轻人一出门,老四海便赶紧站起来,顺着门窗户向大厅里观察。年轻人来到餐厅门口,果然有个气宇不凡的中年人走进来了。年轻人在中年人耳边小声说了几句,中年人频频点头,然后二人快步向雅间走来。
老四海马上归座,心下一阵狂喜,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