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王正在想如何推脱这件事时,他的亲娘亲——夏太后就替他说话了:“姐姐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立嗣一事关系到江山社稷的根本,楚儿想多花些时间观察两个王孙,这也可以理解吧。”
庄王也趁机说道:“正是,正是,儿臣因为东征兵败心绪不佳,这件事往后再做打算吧。”
“难道楚儿想违背祖制吗?赶快立嗣,否则修怪我无情。另外,我认为成蝺虽然仁厚,但太过柔弱,刚强不足,你可以考虑一下嬴政。”华阳太后说完,拂袖而去。
夏太后摇了摇头,对庄王苦笑一下,也走了。
赵姬满脸堆笑,想说什么,可是庄王轻哼一声,把她甩在后面,自己独自走出了宫殿。
不久,庄王在内外交困中病倒了,而且病得很严重,没多久就变得奄奄一息了。
庄王躺在病床上,那张他父亲临终躺的床上,他自知大限已到,但是不甘心。祖父活了75岁,父亲虽然只在位三天便撒手人寰,却也活了54岁,自己才35岁,正年富力强,很多事情还等着自己去做,尤其是秦军新败,还没有雪耻复仇,就这样走了,实在是死不瞑目。
三年前,在同一间寝室内,他接受遗命,现在要趁还清醒的时候,他要将遗命交代给自己的儿子。
赵姬坐在床边服侍着他,华阳太后也在,她和夏太后坐在屋子的中央,自始至终没说一句话。倒是夏太后哭得伤心,毕竟,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情,任何人都会伤心的。
嬴政和成蟜也都跪在床前,哽咽着不敢哭出声。
吕不韦站在远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谁也看不透此刻的他到底在想什么。蒙骜等大将也是一脸严肃,随时等候命令。
庄王强打精神,要王后赵姬把他扶着坐起来,他看着众人说道:“马上下诏书,向国人宣布立嬴政为太子。”
这就意味着下一个君主就是嬴政了,这个决定在大家的意料之中,不仅符合秦立长子为太子的祖训,而且嬴政是储君的最佳人选。
吕不韦终于松了一口气,古人还禅让呢,何况别人都不知道嬴政不是他庄王的亲儿子。
庄王做这个决定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在和平时期,他会毫不犹豫地立成蟜为太子。可在这非常时期,一个柔弱的君主不仅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而且也会给自己的子民带来灾难。他不希望强大的秦国因为自己的错误决定而毁于一旦,更不希望自己的爱子成蟜成为乱世的牺牲品。出于对成蟜的疼爱,他只有立嬴政为太子了。
庄王深情地抚摸着嬴政的头说:“这屋子里的人都是你的前辈,你要好好听他们的话。在举行冠礼以前,跟老师的学习不能间断,宫内的事多听你母后的话,不要自作主张,国事就让吕相国多为你操心。军事方面,蒙骜等将军都是不凡的将材,并且一心为国,值得交托。”
此刻的嬴政也知道这个和自己没有相处太多时间的父亲就要离开人世了,心中自然也是酸楚万分,再听到庄王这么一说,早已是泪流满面。
“父王放心,孩儿都记下了。”
庄王说的话太多,已经开始气喘吁吁了,他深吸了一口气又对蒙骜说:“蒙将军,上次战败,罪不在你,是寡人错估了国力。今后你要尽心辅佐新主,他年纪太小,军国大事还望你和吕相国多费心思。”
“臣遵命!”蒙骜含泪叩首回应。
庄王转脸看着成蟜,心里有很多话要跟他说却说不出口,这个儿子是自己看着长大的,他想给他一个美好的未来,可生在帝王之家,就好像是身处战场一样,前途充满了太多的未知,稍不留神,就会有血光之灾。
他摸着成蟜的头迟疑了很久,最后才艰难地说:“成蟜封长安君,交夏太后抚养。仍然跟着老师完成学业。按秦律,虽宗室公子,无军功也不得封,朕这是权宜之计,蒙将军,有机会可让长安君补立军功,请你记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