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1 / 2)

+A -A

        如今,韩国在召唤他,等待着他力挽于狂澜。机会还是来了,只不过是来的比较晚而已。

        韩非激动万分,甚至于痛哭流涕。

        88。迟来的召唤2

        虽然韩非的名气十足,但远离政治十多年的他能担当此任吗?韩王安也是将信将疑,然而,他已经到了病急乱投医的地步。只能召见韩非,告诉他秦国的威胁,请求韩非想个良策。

        憋了十多年的韩非,虽然有些口吃,但丝毫不影响说话的效果。

        “大王的隐患,在朝堂之内而不在外。现在朝中执政的大多是先王的旧臣,他们只顾及个人利益,置国家于不顾。面对强秦,竟然主张投降,这样的国贼,大王应该把他们都诛杀了。否则,以后内部瓦解,更加无力抗秦了。”

        韩王安暗想:这是什么理论,有一半的大臣主张投降,如果把他们都办了,去哪里找人填补他们的位置。再说,我问你如何抗秦,你却指责朝内的大臣,你如果想趁机报复,也不看看这都到了什么时候。

        于是,韩王安继续刨根问底:“叔父所言也在情理之中,可强敌当前,叔父可有退秦的良策?”

        韩非大笑道,“大王不要担心,我只要给赵国写封书信,就可以退秦了。”

        盛名之下无虚士,但愿韩非不是在说大话。可韩王安还是充满疑惑,两封书信就可以让秦国的百万雄狮退避三舍,这怎么看都是天方夜谭。

        “为何要这样做?”韩王安疑惑地问。

        “秦国扬言要灭亡韩国,其实只是在试探。所谓兵贵神贵速,如果秦国果真下定决心要灭韩,韩国早就不存在了。所以,大王对于秦国抛出的灭韩言论不必在意。”

        “这是什么逻辑,不成赌徒了吗?万一秦国真要灭我韩国,我们该怎么办?”

        “人生就是一个接一个的赌局,我赌大王一定会启用我,现在看来我十多年的等待没有白费,这一局我赢了。我赌秦国不会亡我韩国。”

        “我们总不能就这样坐视不管,等着天上掉馅饼吧。”

        韩非笑了,接着说:“当然,这就是我要给赵国写信的原因,我们不光要赌,还要进攻。秦国已经成为了天下的公敌。诸侯合纵才能抵抗秦国,否则,各个诸侯国迟早都要成为秦国的囊中之物。如果要合纵,赵国为首最合适不过了。臣给赵国修书一封,就是请求合纵抗秦。”

        韩王安大喜,便请韩非修站

        89。一石激起千层浪1

        转眼,到了嬴政十一年。

        对于秦国灭韩的消息,六国只是在道义上谴责一番,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嬴政对此很满意。出乎他意料的是,小小的韩国却稳坐钓鱼台,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好像一夜之间挺直了脊梁,再也不怕秦国了。

        再说,韩非的信很快就送到了赵王手里,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赵国把这封信奉为至宝。

        当时,赵国在位的君王是赵悼襄王。赵悼襄王,名偃,比嬴政晚一年即位,但他非常幸运,登上王位后就掌握了赵国的最高权力。不像嬴政,当了八年的傀儡国王,才逐步掌握了国家的权力。

        看到韩非的来信,赵悼襄王的情绪异常兴奋,准备要大干一番。这是他执政的第十个年头,赵国的复习就看此举了。派谁去游说合纵呢?一个重量级人物出场了。

        姚贾,魏国大梁人,出身“世监门子”,他的父亲是大梁看管城门的监门卒,在当时社会根本没有一点地位可言。他在年轻时,还曾经在大梁作过盗贼。

        天下没有不被抓的盗贼,姚贾很不幸,在偷盗中被抓住了,更要命的是还被吊起来打,惨不忍睹,好在保住了小命。

        不幸中的万幸,这一通狠揍把姚贾给打醒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这就是秦始皇 第27章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