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不好意思,兰姐,我还以为是她的电话呢,你……有事?”于飞可真没想是她的电话。
“没什么事,就是试试看这是不是你的电话,现在知道了,拜拜。”她飞快地挂了电话。
这个兰馨梅,搞什么鬼,电话号码还会给她个假的?于飞觉得好笑,他摇了摇头,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视看了起来。看着看着却老是走神,不知道电视里在说些什么。他将遥控器往茶几上一扔,摊开四肢仰躺在沙发上,胡思乱想起来。
自五月初离开边防支队,到今天也有八个多月了吧?眼看已经元月了,再过个把月就要过新年了,自己到底还要在外面游荡多久才算够?有时想到肩膀上所担负的使命,他会将自己目前的状态理解为一种蛰伏,蓄势积力,伺机而发,那么所有的牺牲都是值得的。但更多的时候,他会感觉自己好像被放逐了一般,孤孤单单地漂浮在空中,看不见牵系,看不见依靠,几乎都找不到回家的路。
思绪漂移,终归是要面对现实的。
这次从尹秀贞那里意外获悉大鹏公司以前的账目都还保存着的消息,应该算是一个重大收获,只是不知道里面的内容是不是真的有用。不过从记述方式上看,猜测可能与周雄组织的经济运营体系直接相关,支队所一直期盼的证据说不定就藏在那些隐晦的标注背后。有什么办法能将它背后隐藏的秘密全部都破译出来呢?
这时,他的脑海中又陡然浮现出那组看上去十分眼熟的数据:5月26日,55。肯定在哪里见过,他闭上眼睛仔细地在记忆中搜索着,5?26,55,55……终于想起来了!他激动得几乎跳了起来。没错,就是在承办那起案件中,这几个数字曾经出现在他的笔录纸上。
那还是去年年底的时候,总队从境外接收了一批偷渡遣返人员,于飞和夏晨同时被抽调参加后续处理工作,两人分在同一组按要求对遣返人员进行讯问。
根据交代,这批遣返人员是分不同拨次、分别由不同的组织采取不同的渠道运送出境的,在境外也是在不同的时间被抓获,然后再统一羁押统一遣返回国的。
于飞记得其中的一拨是利用大渔船从滨州某废弃码头下海出境的,偷渡人员全部藏在渔船底舱和特制的夹层中,经过近一个星期的海上漂泊才到达目的地。期间苦不堪言,差不多三分之二的人因缺水和饥饿而虚脱。虽然没闹出人命,但参与者过后讲起来仍是心有余悸。
这批人员的出海时间为5月26日,人数55人!
因为属于对遣返事件的处理,笔录做完后是交由总队进行综合分析的,于飞对这起事件的印象也便仅限于此了。
现在将二者拿出来一比对,答案出来了。如果推测成立,这组数据记载的,应该就是那起偷渡案件的有关信息。时间、人数吻合;120万,可能是这次组织的获利;海走,应该是指出境方式,海上运送。至于“号”以及后面的一长串数字,一时还难以明了其中的含义,但这并不影响对其他数据的破译和判断。也就是说,凭借这个账目,足可以将周雄近几年来的各类非法经营情况基本上弄个明白。
于飞兴奋得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实在有些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他恨不得马上就跑到办公室去,将尹秀贞电脑里的这份资料给拷贝出来。有了这个证据,离抓捕周雄的时间也就不远了。
接下来的工作是,搞清楚洪哥的真面目,以及周雄的手下除了吴奇、陈老六他们,另外还有些什么人。对于这项工作,于飞倒是充满信心,这只是个时间的问题。周雄不是说过吗?洪哥过段时间就要回海城来长住了,到时候自然会相见的。人员名单一旦到手,立即起兵,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可以来个一网打尽的。
第六十七章——突发事件
第六十七章突发事件
第二天,于飞一觉醒来,发现都快九点了,这可是近段时间以来难得的懒觉,也是他发现尹秀贞文件夹里的秘密后的第一次迟到。想想可能是昨晚想到事情峰回路转有了大突破,心情一放松,因而睡得也特别沉的缘故。
他匆匆洗漱好便驱车直往公司奔去,进了办公室,尹秀贞仍是坐在电脑前忙着什么。他满面春风地“嗨”了一声,走到办公桌前坐下,这时才发现似乎有点不对头,刚才他明明热情洋溢地向尹秀贞同志打招呼了嘛,可她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呀?头都没抬一下。
另外,桌上也没有像以前一样出现牛奶面包之类的东西。
不对,这位同志今天好像有点小情绪。
于飞虚张声势地将几个抽屉拉开再关上,又故意将桌上堆的书本杂志等东西也整出响来,然后偷眼瞄过去,尹秀贞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像极了他们第一天在同一个办公室相处时的情景。
出什么问题了?就因为他今天迟到?不至于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