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1 / 2)

+A -A

        “都别假斯文,我难得请客,吃完再叫。”撂下这话,我自顾自地“埋头苦干”起来。

        吃完饭,通过老狗一番用心良苦的折腾,终于只剩了我跟那女孩在校园走,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感觉特憋。老狗说她喜欢文学的,我就跟她聊文学。

        “我只喜欢外国名著。”女孩说,“像《浪漫与偏见》等等。中国的小说,我看得很少。”

        “《浪漫与偏见》?”我突然觉得自己太孤陋寡闻,“不会是简·奥斯汀的吧?”

        “是啊,你也很厉害!连作家都记得。”女孩淡淡地说。原来她说的那书是《傲慢与偏见》。

        我们聊来聊去,不知道怎么着,聊到了情书。

        “你收到过情书吗?”她问我,我摇摇头。

        (bp;“猜你也没有。”她得意地笑了笑,“我从小学开始就陆续收到不少。”

        “大学呢?”

        “大学更多、、、”一说到这个问题,她话就多了起来。接着她举了几个生动的光荣历史事件,别人是怎么将情书递给她的,她又是怎么不屑一顾,懒得看上一眼的,然后摘了某些情书的“经典语录”念给我听,我叹为“听”止:太厉害了,看都不屑看,居然能背,果然不是凡品。

        我们在学校漆黑的草坪上聊了半小时文学,再聊了两个半小时她的情书,之所以这么精确,是因为我在聊天同时不时掏出表看时间:什么叫做度秒如分!

        最后,我不得不强迫自己相信“曾经有很多男生拜倒在她紧绷绷的牛仔裤下”,并适时表现出很崇拜的样子,她才罢休。

        有点烦她,但好歹记住了她,叫朱丹,而不是鸡蛋或别的什么蛋。

        后来朱丹通过老狗的老乡,再通过老狗传递了一个消息:那天晚上“约会”,由于不好意思说要上厕所,她憋了整整两小时。

        狗日的大学生活(33)

        &>
天气越来越冷。宿舍楼下就是校二食堂,这次回来,发现加爵第二总是舍近求远,迎着刺骨的寒风,跋山涉水翻山越岭跑去三食堂解决温饱问题,令人费解。

        我跟老狗坐在二食堂吃饭,突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经过桌旁,是李真。

        “嗨!”老狗站起身打招呼,李真转头看了看我们,翻翻眼皮,慌慌张张地走向门口。老狗的笑容僵在脸上,眼睛都要瞪出眼眶了:门口站着一个男的,大冷天穿件衬衫,分外抢眼,一身横肉,一脸凶相,像极了样板戏里的打手。李真跟那男的手拉手走了。

        “那是她对象,搞体育的,姓杨。”加爵第二恹恹地靠着墙,躺坐在床上,瓮声瓮气。

        “靠,上次在酒吧,看你把酒当醋灌的熊样,还以为她是你的呢。”老狗还在为食堂的事生气,“他妈的招呼都不打,了不起呀!”

        “她是怕那姓杨的。”加爵第二沉思了一会儿,特委屈地说,“那人找过我,差点动手,我避开了。”然后加爵第二将他跟李真短命的“恋爱”史和盘托出:

        李真根本不是他老乡,他俩在食堂认识的,当时加爵第二去打饭,好不容易排到了队,却发现忘了带饭卡,站在他后面的李真挺身而出解“卡”相助,给了大龄青年加爵第二可乘之机,他就以“报恩”为借口,高举“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伟大旗帜,约李真出来,左一顿火锅,右一顿麻辣烫地请。

        “女好吃,男好色。你俩就、、、各取所需?”老狗追问道。

        “我对她是有感情的!”加爵第二急忙分辨,又叹了口气,“那姓杨的找到我,我才知道,原来她有男朋友!”

        “呵呵,杨门一入深似海,从此变态是路人啊!”老狗笑道。

        快放寒假了,有三个活生生的留级反典型,促使锦江跟炮灰发奋图强,天天往自习室跑;我跟老狗无所事事,大部分时间呆在网吧,因为有暖气。我想,如果学校教室的硬件设施都向网吧看齐,那学校的成绩一定会改观。

        2002年的最后一晚,我跟老狗坐在足球场旁的乱石堆辞旧迎新,一口烟,伴一口酒,老狗说:“煤球,我们师徒很久没踢球了。”

        “是啊,我们都太忙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狗日的大学生活 第13章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