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某年某月某日签,审核人某某某。放心了,不是我签的合同。于是我很气势的找到那人说:“你们怎么签的合同,这种条款都能上,布拉布拉……”
要是我自己审的,估计工作就保不住了。出了一身冷汗。
忙完了,回头看自己的,只有群在不停的闪烁,其他的地方一片安静。然后我比较了一下,不出书,还有一堆朋友;出了书,所得也就是一个月的工资,而且还是有了上顿没下顿。但是为了出书,耗费的精力和占用的时间,还有那种忐忑不安期盼的心情——相当消耗脂肪,严重影响工作的效率。
前一阵子,有个朋友说,你写篇文章吧,关于怎么平衡读上,昏头昏脑的写,满脑子都是这个故事。偶尔来了文件,也是草草处理了事,开会也是能躲就躲。现在是没出事,要是出事了呢?《千里》未必能付梓印刷,我的工作很可能就b了。
我盯着荧光屏想了这么多东西,公司的一个小头目和秘书在旁边掷飞镖。放松的样子和氛围很让人享受,我就问自己:你紧张啥呢?你担心什么呢?
我担心错过了这个村没有那个店,我担心自己写的出版不了,我担心爹娘拿不到我自绝最好的一本书,没法跟别人炫耀;我担心跟同学吹得大牛皮被捅破了。
数一数,我发现这些都没啥好担心的。最该担心的是会不会因此丢了工作!
我得出一个结论:本末倒置了。
忠告就是:看文的各位亲们,看文就是消遣,千万不要本末倒置!有工作的先工作,有课上的先上课,有孩子照顾的先陪孩子,没孩子有老公先哄好老公,等到一切都安静下来了,夜深人静或者无事可做的时候,泡上一杯茶,看会儿文放松一下心情,才是正道。
由此,我又想起一件事。有人还问过我:现在畅销书的潮流是什么?
前一阵子是穿越,是清穿,是盗墓,现在呢?
我也头疼,因为当时我还一脑袋想出书呢。
没有答案。
不过今天我有自己答案了。
就是你愿意付出精力看的书。所谓穿越,所谓清穿,个人以为都不是合适的分类方法。刘墉在一篇文章里说过,大家都做眼保健操,眼睛有所改善,于是人们说这个穴位按摩好啊。可是专家说,每天闭眼五分钟,效果差不多。一件事中包含太多的因素,能够造成流行的可能很多,但不是唯一。
穿越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冲突,现代和古代的冲突,观念的冲突,生活习惯的冲突,记忆的冲突,时间的冲突,问明的冲突。有矛盾就又看点,人们就愿意看下去。清穿呢?人们对那个朝代很熟悉,不需要你多讲,读者就替你补充的非常完善了。其实,一篇30万字的清穿在读者脑海里呈现的故事可能需要两百万字描述,因为他自动的填进去很多补充背景。
所以我觉得什么上搜文好,在上买。
什么是潮流我也不知道,什么书卖的好我更不清楚。如果我写故事总是沿着这个思路走,可能会越走越窄,越走越无聊。这是编辑书商的事,我没必要跟着瞎凑合。于我而言,
第一,做好隐蔽工作,这是重中之重
第二,反省内心,让故事沉淀在心里,然后流出来。愿看也罢,不愿看也罢,都是缘分。能不能出,那是天上掉馅饼的事。
第三,继续更新
第52章
后背原本是火辣辣的疼,贴在杨不愁冰凉的铠甲上好像肉煎锅,浇上人油照样滋滋冒烟。忍不住呵呵嗷的叫起来。
“怎么了?”杨不愁推开我一点低下头问。
撕拉,我的内心听见自己的后背发出超级残忍的剥皮声!张大嘴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原本要掉的眼泪被钻心的疼痛烤的干干净净。提起来的胳膊再也转不到后面,也放不下去。只能指着前方呵呵呵。
杨不愁一把把我摁回去:“知道了,国主他们关住王宫大门,估计要负隅顽抗了。你坐好,不能让他们有时间喘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