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德铭果然说话算数。杨小雪很顺利地成为了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一名学生。后来,卢德铭的部队改编,他升任37团参谋长,不久又升任国民政府警卫团团长。杨小雪常常来看望卢德铭。有一次杨小雪说;“卢团长,我以后能不能真的叫你表哥啊,你干脆认我做表妹不好吗?”
卢德铭的心里怦怦直跳,却满脸严肃地说:“你是军人了,什么哥呀妹的,那可不行!”
但整个第二方面军,都知道卢德铭有一个漂亮的表妹,名字叫做杨小雪。
三、
离开了警卫团,脱下了军装,杨小雪感到自己就像一只离群的孤燕,但她毕竟回到了故乡,就要回到父亲母亲的身边,心中的激动是无法形容的。
还有,她能名正言顺地去卢德铭的家,去拜见卢德铭的父母。卢德铭在她心中有些神秘,她真的很想看一看,卢德铭出生的家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第五章乳燕飞越云天(4)
父母看到杨小雪突然回来,既喜出望外又很惊讶。
一阵亲热过后,母亲说:“在军校生活很苦吧,你比原来瘦了,黑了,不过呢,长得结实一些了。这一回来,就不走了吧?”
杨小雪说:“我是请假回来探亲嘛。为了出门方便,我没有穿军装。我住几天还得回军队呀!”
杨小雪没有听父母之命,连长沙的姨家门都没有进,就去了武汉进军校,原想爸爸妈妈一定很生气,这一回来,一定会狠狠地责备她。但父母不但没有责备她,反而很庆幸地告诉她,就在她离开家后不几天,谢家果然又派人来了,还一个劲地找他们要人,一直纠缠了好久。现在,他的儿子谢天启也进了保安队,据说不久以后就当上了特务长……
“当时我们要不把你送出家门,还真不知道会是怎样一个结局呢!”父亲甚至有些庆幸地说。
“你早些归部队也好,要是他们发现你回来了,肯定不会放过你的。这一年多来,还时不时地派人来打听你的消息。听说那个谢天启在一次喝酒时发酒疯说,他走遍天涯海角,也要将你抓回来呢。我们听说了,心中真是不寒而栗。心想,小雪,你可不要回来,菩萨保佑不要被谢家撞见啊!”母亲说到这里,禁不住就流泪了。
父亲叹息着说:“现在世道太不好,我从报纸上经常看到的都是坏消息。国民党现在分为了好几派,四月间上海大屠杀,五月间湖南搞政变,都是千万颗人头落地呀!四川虽说没听说啥子政变,可是豺狼当道,恶霸横行,哪有咱老百姓的活路!你在外面,可得加倍小心,实在不行了,我们就全家搬到远远的地方去居住。”
杨小雪说:“爸爸妈妈,女儿在军队,反倒很安全了,在这个黑暗年代,搬到哪里,哪里都一样,天下乌鸦都是黑的。我会保重自己的,你们就放心吧。我过两天就会归队去!”
第二天清晨,杨小雪租了一辆人力车,驱车去卢德铭的家。
当时她的心里有些发慌,卢团长带着一个警卫团掉转航向,脱离了张发奎的控制,那些反动军阀该没有来迫害卢德铭的家人吧?
好在,卢德铭家里安然无恙,卢德铭的父亲在外地未归,但他母亲在家。
杨小雪并不知晓,卢德铭脱离张发奎的控制,并没有对外声明。加上南昌起义爆发,军阀们都忙着追赶南下的起义部队,暂时没有谁会顾及到居在镇上的一个军官的母亲。
杨小雪的到来,使卢母很开心。她四十五六岁年纪,穿着朴素,气质优雅,言谈举止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样子。卢母打量着杨小雪,记起儿子一年多前曾经救出个一个女中学生,想必就是她了。也说不清是什么原因,卢德铭的母亲一看到杨小雪,就有一种亲近的感觉,仅仅是因为她刚从自己儿子身边而来?决不是,她特别喜欢这个清秀美丽、举止文雅的女孩。
杨小雪将自己的经历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卢德铭的母亲。卢母虽然没有看到自己儿子回来,但能看到常和儿子在一起的杨小雪,那种思念儿子的心情便得到了释放。看到卢德铭托杨小雪捎回的钱,还有小雪送的礼品,卢母心情很是激动,她说:“其实德铭生怕我在家缺钱花,我哪用得了那么多钱。作为母亲,只要儿子在外面平安,有出息,这就是做母亲最大的幸福。”
杨小雪说:“您有卢团长这么优秀的儿子,我真的为您感到骄傲!他在部队干得很出色,战士们都很爱戴他。他对我说,因为工作有些忙,不一定常常给母亲写信请安,还得请您不要挂念,不要责怪,在家里多多保重自己。有了假期时,他就会回家看望父亲和母亲……”小雪代替卢德铭说了这些话,她很舒畅惬意,她感到自己就是卢德铭的亲人,是卢家的亲人。想到现在兵荒马乱,卢团长带领部队正在冲破军阀的重重包围,哪里能有机会给母亲写信,这得好好说明,免得他的母亲在家悬望。一看卢德铭的母亲是一位深明大义的人,她感到欣慰。自从见过卢德铭的母亲后,杨小雪的心似乎与卢德铭贴得更近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