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阅读 (2 / 10)

+A -A

        不过,这个中央决议送到湖南时,已根本无法执行。

        因为就在这一天,文家市会议已经决定了工农革命军向湘南退却的决议。

        此时,任弼时正在赶写关于秋收起义的情况报告……

        八、

        长沙城内离开了军队的支援,根本谈不上能搞什么暴动。湖南的国民党当局察觉了苏联驻长沙领事馆与暴动的关系,随后查封了该馆并强迫所有人员离境。

        在当时的严峻形势下,不仅不能再搞什么暴动和进攻,处于湘赣边界处的那点剩余下来的工农革命军的生存,都已受到严重威胁。这时国民党还没有建立什么有效的情报机构,不过暴动发生后“毛委员”的名字四处传扬,引起了反动当局的高度注意。

        湖南省代主席周斓,听说此次秋收暴动系全国著名共产党首领毛泽东在主持后,马上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立即加派第八军一团车炳谦营长,于24日率部赴浏阳协剿,一面通令各军,如获毛逆者,赏洋五千元。”

        这是当时湖南本省的最高赏额,在此之前,在国民党反动政府悬赏的20名共产党人名单中,陈独秀、瞿秋白等人是排在最前面的,当时毛泽东排在第11位。随着毛泽东的活动影响目益扩大,国民党当局的赏额还在不断提高……

        此时,集结到浏阳附近的国民党军队,已经有三个团以上。在刚刚取胜之余,又得到悬赏的诱惑,于是他们又向文家市方向扑来。

        在此情况下,这个山区小镇已经不能久住。

        为了向部队说明下一步的行动方向,振作士气,毛泽东决定在文家市会议第二天,即9月20日向全体人员讲话。

        对于参加暴动的多数人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并聆听他的讲演,印象至深。

        那是一个天气晴朗,朝霞满天的早晨。初升的太阳照亮了整个文家市,里仁学校的操场沐浴在一片金色阳光之中。操场南面是个小山坡,栽满了茶树。在操扬靠山坡的一头放着一张从学校搬来的课桌,算是主席台。

        随着集合号声响起,工农革命军一千五百多人面向山坡整好了队,仅有的两挺重机枪架设在队伍前面。

        会场周围集聚了好几百看热闹的群众。老乡们远远地站着,那些十四五岁的学生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有的爬到树杈上,有的上了墙头。

        此时年仅12岁的浏阳少年胡耀邦也在这些人当中,在他的身边,比他高出差不多一个头的少年,是他的表哥杨勇。

        这两个少年,也在这一天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

        杨勇身材高大而结实,脸色黑红,眼神刚毅而坚定;胡耀邦个子瘦小,脸色白净,眉宇之间透出一种灵秀之气。这两个少年,望着起义军队伍,望着飘扬的红旗,眼里都闪出亮亮的、神往的光……

        师部的一位值日官把队伍集合成一个讲话的队形,等待着首长讲话。

        “立正——!”随着值日官一声洪亮的口令,官兵立即看见毛泽东同志在卢德铭等人的陪同下,跨出了教室门槛,站在右门边的三层台阶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金秋烈焰 第16部分阅读 (2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