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A -A

        炎黄蚩尤情仇记:仓颉密码作者:黎正光

        第一卷结绳纪事第一章

        今日第一更,下午精彩继续,敬请期待!!

        古者无文字,其为约誓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虞郑《九家易》

        新石器时代人们的聚居地、村落居地的发展与原始氏族部落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各地新石器时代村落,多数选择在浅山区或丘陵区靠近河流或湖泊的台地上,只是到了新石器晚期,才有部分村落扩展到平原地区的高地。当时村落的选择,一方面是为了饮水与狩猎的方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有利于从事农耕生产。

        ——《中国考古》

        雄鹰,像一只铁黑的精灵,在天空疾翔。莽莽苍苍的黄土塬,天风劲吹。亘古不变的太阳宛若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照耀着古朴的滔滔洛河,以及洛河边郁郁葱葱的凤凰岭和绵延起伏的黄土塬。

        凤凰岭边的大石旁,几个光着上身腰系麻裙的老女人,正跪在一堆高高的柴堆前哭泣。柴堆上,横着一具赤裸的年轻女人尸体,尸体的小腹有些鼓凸。一披着散乱花白长发的老妇,一面垒着柴禾一面哭嚎:“芝花口歪……你为啥就生不下娃崽呀……你,你死得好可怜啊……”老妇哭过一阵后,又从腰上摸出一小块燧石敲打起来。不一会儿,柴堆就燃了起来。几个垂荡着干瘪乳房的老妇又开始大声哭嚎。为辟邪,神鹿部落的男人和稍年轻的女人,一律不能参加这见惯不惊因难产而死的女人的葬礼。

        此时,凤凰岭的原始森林中,一形体清瘦长发飘逸身披几串野花的姜缈祭司,吹着骨笛,骑在一头长有长长犄角高大的赤鹿背上,从森林深处慢慢走来。姜缈身后,还跟着一群花鹿。这时,身穿虎皮褂腰系麻裙十六岁的仓颉,望了望骑鹿的姜缈祭司,便敏捷地向一株大树攀去。一只大黑犬在树下抬头望着树上的仓颉,大树上部的树叉间,有个鸟窝。

        仓颉的伙伴石娃从远处向大树下跑来:“口歪,仓颉哥,鸟窝里有蛋吗?”仓颉兴奋地看着一窝鸟蛋:“喏喏,还不少哩。”说着,仓颉伸手捡着白色的鸟蛋,往怀里直揣。大黑犬在树下高兴地摇着尾巴,不时朝树上的仓颉欢叫两声。这时,远处传来仓颉母亲黄娘的呼喊:“仓颉……仓颉……”仓颉在树上侧耳听了听,忙溜下大树,朝远处应着:“娘,我在这哪……”说着,仓颉与石娃迅速朝部落高高的台地跑去。

        神鹿部落座落在凤凰岭旁的台地上。台地上,散落着用树枝和茅草捆扎而成的数间蘑菇状半穴居式坑屋,和上尖下大的四方型草屋;台地中央的部落议事厅,是一间稍大的用土石筑就的土屋,土屋上方是用数根树杆捆绑的横樑,屋顶用树皮盖成,树皮上还压有些大小不一的石块。这部落议事厅,是神鹿部落的大型公房,供部落首领议事和族人聚会所用。台地四周,挖有两米宽一米多深的防兽沟壕。几千平方的台地,三面紧邻原始森林,一面却面向滚滚洛河。

        头戴鹿角冠浓眉大眼的壮汉神鹿氏酋长,正带领部落里的七八个男子准备出猎。他们有的拿弓箭,有的拿木矛,有的提石斧,有的握木棒,有的汉子腰间还插有骨匕和铜刀。台地上,人和马,还有几只大犬都有些兴奋和躁动……

        神鹿氏见仓颉和石娃到来,便对仓颉吩咐:“仓颉,你和石娃带上武器和记事绳,马上跟我们去黄龙山狩猎。”仓颉:“喏,酋长。”说着,仓颉跟着母亲黄娘,躬身钻进坑屋。石娃也向不远的坑屋跑去。不一会儿,手拿草绳身背弓箭的仓颉和石娃从坑屋钻出,他俩跟着神鹿氏骑马向黄龙山奔去。

        山道上,手提石斧身背弓箭的神鹿氏策马奔在前面。神鹿部落的姜岗、羲格、石原等汉子说笑着,骑马走在中间,颈上挂着草绳的仓颉和石娃,骑马走在最后。石娃右手握有一根木矛,大黑犬紧跟在仓颉马后,山道两旁,不时有被惊飞的林鸟。每当部落出猎时,是仓颉和石娃最最快乐的时候。自去年他俩举行过成人礼后,就有资格跟随酋长出猎了。虽说刚出猎时他俩还作用绳记事记数之事,但每当看到动物们倒在利箭、木矛和石斧下,每当猎物运回部落时,他俩的心情甭提有多高兴。他们毕竟也成了神鹿部落的狩猎者。

        一个时辰后,神鹿氏一伙来到云雾缭绕的黄龙山。连绵起伏生长着高大林木的黄龙山,是离神鹿部落最近也是野兽最多的大山。山中不仅有虎豹,还有熊与狼,麋鹿与山羊,野猪、狐狸、野鸡、野兔和众多飞禽走兽。由于黄龙山主峰较高,常年云雾缠绕,山上的毒蛇猛兽较多,所以,狩猎者一般都不去高高的主峰,大都在主峰之下的山林中猎获一些野兽便离去。这样一来,黄龙山就成了神鹿部落取之不尽的食物宝库。

        一块巨大的山石旁,长着一棵模样有些古怪、狰狞的古树;树枝遒劲、苍郁,树,突然,一只山鸡飞起,仓颉弯弓搭箭,向山鸡射去。被射中的山鸡在林中扑腾、逃蹿,仓颉和石娃向山鸡追去。石娃扑住了山鸡。此刻,林中又跑出一只野兔,仓颉捡起石块,向野兔打去。受伤的野兔被惊得乱蹿,仓颉向大黑犬喊了声:“黑虎,去!”黑虎即刻蹿了上去。经过一阵追逐扑咬,黑虎终于咬住仍在挣扎的野兔。

        仓颉和石娃各自抓着手中的猎物尽情欢笑。远处林中,神鹿氏一伙围住一只硕大的羚羊。身中两箭的羚羊仍在包围圈中左冲右突。汉子们吆喝着,手持木矛、石斧、弓箭,一步步缩小对羚羊的包围圈。羲格用尖利的木矛向羚羊掷去,木矛击中羚羊的腰部,神鹿氏一跃而上,用石斧猛击羚羊头部,羚羊挣扎着,慢慢倒下。众汉子围着地上的羚羊欢叫,个个乐得手舞足蹈。

        不到两个时辰,神鹿氏便带领众族人在林中的草地清理猎物。仓颉和石娃忙用草绳打疙瘩记数。仓颉数着草地上的羚羊、野猪、狐狸等猎物,然后用较粗的草绳记数。石娃清点山鸡、野兔等猎物,用较细的草绳记数。许多年以来,神鹿部落与天下部落一样,都沿袭古老的结绳记事之法来记数。

        神鹿氏看了看地上的猎物,对仓颉说:“仓颉,你和石娃先驮运一些猎物回部落,然后再回来。我们还可打点猎物,猎物多,我们人手不够,一次也运不完。”仓颉点了点头:“喏,酋长。”说完,仓颉和石娃忙去牵马。众汉子七手八脚,分别将猎物捆绑在马背。仓颉扳着指头,再一次清点猎物,然后又数着草绳上的疙瘩。核对完后,仓颉和石娃分别牵着驮有猎物的四匹马向山道走去。

        神鹿氏看着渐渐走远的仓颉和石娃,再次高声叮嘱:“口歪,仓颉,路上小心虎狼,快去快回,我们等着你们。”仓颉回头应了声:“酋长,知道了……”黑虎跑前蹿后,兴奋地望着马背上的猎物。天空,阴云像覆盖大地的黑色翅膀,悄悄向山林飞掠而来,顿时,天地间响起隆隆雷声。转眼间,大雨顷刻而至,山林被狂风暴雨笼罩。

        仓颉和石娃牵着驮有猎物的马匹,迎着暴雨的扑打,继续向部落走去。马背上,一些没死的山鸡和野兔在雨中苏醒过来,它们挣扎着,怀着求生的渴望。一些挣脱的山鸡和野兔被马颠落在地,它们乘机向山道两旁的灌木丛蹿去。仓颉、石娃和黑虎分别追逐逃蹿的山鸡和野兔,而马背上的一些没死的山鸡和野兔也开始挣扎起来。满脸是泥的仓颉和石娃,无奈地望着一些逃走的山鸡和野兔。暴风雨中,仓颉和石娃脖子上的草绳仍是那么显眼。

        初夏的阵雨,渐渐小了起来。终于,仓颉和石娃牵马回到部落议事厅前,眨眼间,从议事厅和坑屋中涌出一大群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族人,他们望着马背上的猎物欣喜地吆喝着、蹦跳着。头发花白裸着上身、腰插骨笛系着麻裙五十多岁的祭司姜缈,向仓颉走来:“仓颉,酋长他们咋没回来?”

        仓颉卸着一头野猪,扭头向姜缈回道:“祭司,酋长他们还在黄龙山狩猎,今天运气好,酋长说再打点野兽回来,多备几天食物。”姜缈点了点头:“喏喏,酋长想得周到,既然祭了山神,多打几头野兽何尚不可。”缠着麻制胸兜、长发披肩腰系麻裙的酋长女人桑芸,带领一群女人,很快将猎物搬进议事厅中。议事厅的中央,有一个较大的火塘,三十多岁的黄娘蹲在火塘边护着欲熄未熄的塘火,她的额上和鼻尖糊满了柴灰。

        下载

        黄娘见仓颉走进议事厅,起身高兴地问仓颉:“娃崽,今天怎么打了这么多猎物呀?”

        仓颉微笑着:“娘,还有哩,酋长让我和石娃还要赶回黄龙山,去驮运猎物。”

        姜缈急忙吩咐众人:“口歪,快清点猎物,仓颉和石娃还要赶回去。”枣花和虎妹姑娘忙应道:“喏,祭司。”说着,众人便开始清点地上猎物。平均分配制度,是部落沿袭下来的分配方法,只要是活着的族人,每人都能分到一份食物,只是大人和娃崽有多少的差别罢了。

        议事厅正中墙上,挂着一具长角鹿头图腾。其余几面墙上,挂有虎皮、豹皮、狼皮、熊皮等皮张。长角鹿头下,有一张长条石桌,石桌上放有一些褐色的陶盆和陶碗;石桌下,安放着两个盛水的陶缸。陶缸的水面,还浮有两个葫芦瓢。

        姜缈和桑芸在清点地上的大型猎物,仓颉在数着手中粗草绳的疙瘩。枣花和虎妹在清点地上的山鸡和野兔,石娃在数着手中细草绳上的疙瘩。过了一会儿,姜缈高兴地拍着仓颉的后脑勺:“口歪,干?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