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2 / 2)

+A -A

        芹姬点点头:“喏,这真是个宣传象形字的好主意。”正说着,炎帝、雨师、雷公和穰芩子走进大殿。众人都认真地观赏着墙上歪歪扭扭好似密码的象形字。炎帝有些高兴:“仓颉,你可真为我部落做了件大好事啊,只要这些象形字在我部落流传开来,我们以后记事记数就方便喽。”

        仓颉想了想,说:“炎帝酋长,春天已来临,我答应您画字的事我已办到,您答应我的事,还未办到哩。”

        炎帝笑道:“好好,我今天就给你兑现诺言,兑现诺言。”芹姬却有些诧异,忙问炎帝:“爹,您答应仓颉啥事啊,我咋不知?”炎帝:“还能有啥事,还不是关于药草方面的事,没想到,仓颉也对药草和医术感兴趣起来,他对我提出几次要求,我一直忙。今天,大家好好歇息歇息,我就讲点关于药草方面的故事。不过,仓颉要听故事我可有个条件。”

        仓颉有些无奈:“酋长,您还有条件哪,啥条件?”

        炎帝:“喏,故事听完后,你得为我发明一个字来。”

        仓颉想了想,点点头:“好,我特为您发明一个象形字。”说话间,身穿牛皮武服的祝槐走进大殿。祝槐看看炎帝几人,然后走到墙面前,看了看墙上歪歪扭扭的象形字。稍后,祝槐扭头看着芹姬,欲叫芹姬,芹姬却装着没看见祝槐,故意将脸转向一旁。祝槐见状,扭头气冲冲向殿外走去。

        炎帝看看走出大殿的祝槐,又看看芹姬,摇摇头:“唉,我咋搞不懂你们这些年轻人喽。”这时,身穿牛皮武服的姜阜与刑天也走进大殿。炎帝示意,姜阜和刑天忙坐在一旁。

        芹姬有些急了:“爹,您还磨蹭啥呀,要讲就讲呗。”芹姬想催父亲早些讲完,就与仓颉一同上外玩去。穰芩子:“口歪,芹姬,催你父亲干啥,让他好好想想,讲两个有点启发性的故事才对。”穰芩子知道炎帝关于药草方面的故事太多,她阻止性急的芹姬自有道理。

        炎帝顿时笑道:“好好,我讲我讲。……有一年的深秋,我在河里捉鱼,由于天冷我受了凉,肚子突然疼了起来,疼得我直冒冷汗,在河岸边滚来滚去。为了止疼,我也顾不得许多,就胡乱咬住河边的一棵草,咬着咬着肚子就不那么疼了。后来,我就把同类的几棵草全部挖出带回去。结果,没想到这些全是有大作用的药草,是啥药草……”炎帝讲到此,看了看穰芩子,“你说吧。”

        穰芩子看看仓颉,说:“我小时,常跟我父亲在秦岭和太白山采药,那时,我父亲就教我认识了许多药草,所以我记得那是‘马鞭草’,这药草有解毒、止疼的作用。”

        炎帝:“喏,就是从那时起,我就慢慢喜欢上这些药草了。”

        仓颉叹道:“酋长,这药草真是神奇呀!”

        炎帝:“神奇的药草多着哩。我们部落的族人常患病,自我当上酋长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减少和消除族人的病痛之苦。有了‘马鞭草’的启示,才有我尝百草的今天嘛。哈哈哈……”

        雷公看着仓颉,说:“仓颉,我们酋长不仅自己冒着生命危险亲尝百草,探究药性,为族人治病疗伤,而且还言传身教,让我好好跟他学习医术。”仓颉有些敬佩地看着炎帝,叹道:“喏喏,炎帝真是一位爱民疼民的好酋长啊。”炎帝笑道:“那有啥,作为酋长,爱民疼民本是应该的,不然的话,那还叫啥酋长。”听到此,仓颉非常赞同的点点头。

        第七卷青苗之祭第二章

        第二更了,大家收藏推荐吧,行动要快哦

        炎帝想了想,又说:“哦,对了,还有一次,我去山里采药,带了条大黄犬去,路上遇上大雨,我浑身被淋得湿透了,一阵山风吹来,我顿感头晕目眩,胸闷欲吐,有些站立不稳……”说着,炎帝止住了话语。

        仓颉有些着急:“那后来呢?”

        炎帝看了看仓颉,又说:“后来,我就扶着一棵大树坐了下来,这时,我发现一同进山的大黄犬在啃一株植物的根块,而且啃得有滋有味。再后来我也捡了一块啃了起来。当时,只觉得满口辛辣味,没想到,我慢慢就不再头晕目眩,心情好多了,精神也大振起来。你们想想,这是如此神奇的药物呀。我炎帝氏族姓姜,这药草又救了我的命,于是我就给这药取名为‘生姜’。”

        仓颉恍然大悟,叹道:“哦,原来这生姜的名是这样来的啊。”

        炎帝又说:“自从我尝药认草后,我才慢慢发现不同草木的花果、茎、叶、根有不同的药用价值,苦的凉,甜的补,酸的开胃。这生姜可除风邪寒热,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气喘,止呕吐,还开胃健脾,解菌蕈等各种菌毒,也可解吃野禽中毒而导致的咽喉肿痛。后来,我就慢慢琢磨出不同药用价值的药草可治不同病症。仓颉啊,我就是这么发明医术的,这比起你发明象形字来,是难些还是容易些呀?”

        仓颉听后,非常诚恳地说:“炎帝酋长,您发明医术,?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