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我只是说出实情。”于润生恭敬地拱手。
何泰极当然也知道——否则他就不会接见于润生。“丰义隆”是极为重大的财脉,假若失去了它,何泰极要维持在朝廷官场上的权势就变得吃力;更坏的是如果伦笑真的垄断了“丰义隆”,在政治上则对太师府构成极大的威胁——在庞大的官僚贪污系统里,忠诚永远也随着利益走。
何泰极急需找人来填补庞文英遗下的空缺,继续在“丰义隆”里代表他的利益。连庞文英也敢弑杀的于润生,显然具有足够的魄力和野心担当这个任务。
——这个小子都算准了……
外面传来敲门声。
萧贤踏进了书斋,没有看于润生一眼,径自走到书桌旁,向何太师耳语几句。
何泰极听见了,眼中发出光芒。
于润生知道是什么一回事:他带来贡献给何太师那车子的“见面礼”,萧贤已经在外面点算过数额,现在向太师报告。
萧贤离开后,何太师才微笑着说:“看来你在漂城的生意做得很不错……”他捋着胡子考虑了一会,然后又说:“好吧。你去干吧。”
于润生明白太师意思,是把大火后重建的工程交给他去干。当然这不仅是建筑的生意。首都重建时国库必然要拨出大额的公帑,只要在造价的账目上花点工夫,又是另一条可以吃上几年的财脉。
“没有什么重要事情的话,不必来见我。”何太师把碗挪开,开始握起朱笔批阅文件。“萧贤是我的代表。有事就找他。记着不要玩什么花样。”
他略一抬头盯了于润生一眼。
“我不是庞文英。”
在马车上听完老大的指示后,狄斌才露出笑容来。
何太师的支持,对于“大树堂”未来的发展是极重要的一步。这次得到二坊的重建工程生意,不单是工程本身赚钱,更重要是取得采购物料的官方批文;弄到这些批文,就可以大模大样地在各州征购走私往南藩的军需物资。狄斌估计在几个月内,漂城埠头的私货流量就会上升三、四成。
“老大,太好了。各方面都这么顺利。我进京都以来一直在担心。”
“现在看来是很顺利。”于润生的神情并不特别高兴。
“那是什么意思?”
“他们每一个都很需要我。”于润生说时看着车窗外的街道。“也就是说:我要是没法满足他们当中任何一个,也有可能被干掉。”
林九仁坐在“丰义隆凤翔坊分行”宽大的外堂里已经一个时辰,脸容紧张的他不停用手帕拭抹额上的汗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