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爹!”
林如海笑道:“傻孩子,这有什么?也值得哭?”
黛玉拿了帕子擦了擦眼角,不好意思地笑道:“原是爹爹招我的。”
林如海凝视着女儿,良久叹道:“玉儿,我知道你近些天来心里难受,只是这朝中的纷扰本就与你不相干,何必枉费了心神?”
黛玉强笑道:“爹爹这话倒是该和瑾儿去说说,他这几日来着实地不安呢。”
瑾儿闻言,不由得低了头。
林如海叹道:“瑾儿心热,与十三爷相处过一些天,又和十三爷投缘,难免有些想不开。只是此事隐晦,你们在家里也不可乱说。”
黛玉瑾儿忙正色答应了。
黛玉低头想了想,让屋子里伺候的人出去了,方抬眼看着父亲:“爹爹,朝中大事我并不懂。只是这个多事之秋,女儿难免有些担心,毕竟爹爹这个位置……”
林如海闭目不语,半晌方道:“若说是此时,倒还无碍。端看皇上的心思了。”
黛玉静静地等着,也不插言。
“大阿哥为人勇猛有余,谋略不足;三阿哥善文机警,却不知变通;八阿哥处事圆滑颇有些手腕,只是上位者岂是只有贤名即可的?十三阿哥侠义心肠,文韬武略俱佳,只是过于心热反受其害;十四阿哥与十三阿哥原本在伯仲之间,只是未免有些骄纵。若是此时让我来看,我倒是看好四爷。
作者有话要说:选秀选秀,妹妹快去选秀了,四四快要不淡定了。。。。。。
第二十七章
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太子复立,并加封皇三子胤祉为诚亲王,皇四子胤禛为雍亲王,皇五子胤祺为恒亲王,皇七子皇十子为郡王,皇九子皇十四子俱为固山贝子。至此,康熙皇帝成年的皇子中未封爵位的便只剩下了圈禁的皇长子胤禔皇十三子、胤祥,以及因议立太子而大失圣心的皇八子胤禩。
荣府中才过了年,便遣了贾琏前来报喜。原来,是贾政长女元春,被康熙封为了贵人。这一年康熙因着梦见太皇太后,深感后宫嫔妃多年入宫,轻易不得见家人。为彰显天子仁孝,特准家里有重宇别院的,可启请后妃省亲。如今,贾府中正在修着省亲别墅。老太太又想到黛玉入京选秀一事,便打发了贾琏前来,一为报喜,二为接黛玉。
黛玉并不相信只这样的简单。这几年来虽然两家往来未断,然而林府到底是慢慢地疏远着荣府,黛玉不信老太太看不出来。现在又指着元春省亲一事前来接了自己,想来不过是个幌子。真正的来意么……
黛玉冷笑,恐怕是那省亲别墅盖起来不简单,一工一料,一草一木,哪里不要钱?更别说盖好了以后,总不能空荡荡地摆在了那里罢?那些屋子里边地古董摆设、金玉玩意儿、卷帘珠幔、床榻书案、古玩字画,岂是随意在大街上买的?
黛玉自己在荣府中住过一段时间,知道那府里事事奢华讲究,却不过是吃着祖宗的老本儿罢了。要建能让皇妃省亲的别墅,只怕是心有余力不足。
果然的,贾琏还另带了贾母的一封私信给林如海。林如海看过之后,便交给了瑾儿和黛玉。
黛玉见信里边言辞甚是委婉,不过是倾诉些思念黛玉姐弟之情罢了。只在信末言说如今府里正在修建省亲别墅,以待贾贵人銮驾。这是贾氏一族的大喜事,望能够接黛玉前去,与有荣焉。
林如海思忖了两日,目前正要送黛玉入京,若是能和贾琏一路,倒也放心些。原本想让瑾儿一并去,但是黛玉苦劝:“女儿入京,不过是备选。如今瑾儿年纪渐长,正该跟在爹爹身边学些打理家业之事。更何况,有爹爹看着,瑾儿学业也不至于荒疏了。况且外祖母家我并不打算去住,老姑奶奶既然还在咱们老宅子中,我只和她一起便是了。”
林如海也不打算让黛玉住到荣府,既断不了,还是远着些好。
一时便决定了黛玉和贾琏一起回京城,故而这几日黛玉便忙着收拾自己的东西。这一番入京,距大选之期还有一年多,要带走的东西实在太过杂乱繁多,黛玉不免有些劳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