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胤禛的别院里,我只觉得幸福灭顶,有时候,待胤禛上朝后,我就拣一处阳光,躺了下来(身旁的丫头巧灵阻止了几次,无效,后来见胤禛也不干涉,她只得张着嘴看着了)。别说她,我叹了一口气,这个别院里所有的丫头,太监,侍卫,每一个见了我的一举一动,都犹似嘴里安了长效扩张器,只会张不会闭了。我的一切言行在我纯属自然,在他们却都是离经叛道,可这都是一个21世纪的人的天性,我实在做不来淑女,也不想勉强自己,只好让他们见怪不怪了。胤禛和我在一起多了,也慢慢性情流露,会笑会闹会开玩笑了,话也多了起来,可那些下人哪见过这样的主子啊,都犹似见了鬼一样。我想,他们见了这样的笑面王爷,可能都宁愿见鬼。有一次,我指给胤禛,叫他看不肯相信自己眼睛的巧灵,胤禛摇了摇头,抚摩着我的头发,无奈地笑了。
我所在的地方,是胤禛的一处别院,依湖而建。湖泊不很大,两面环山一面是翠竹林,另一面就是我们住的房子。山蜿蜒起伏,在湖山的东尽头是一条大道,连接外面的村居,使这里可静可动,我不禁佩服起古人先天的审美情趣,也难怪会留给后人那么多的园林胜地了。
房子两幢是楼阁,环绕楼阁的是一弧线排的平房,极似一个小村庄,散开去就像一个小小的农村。有一次我与巧灵谈起我的这种感觉。巧灵十分感动地说:“是啊,住在这儿的人都是爷救下来的孤苦,有的人都是几代的家生奴才了。像我,爷当年救了我家快要饿死的爷爷,后来,我和爹找到了爷爷,就留下来了。这里的人都是爷救的,好多都是孤儿。我们都十分地感激爷!”
我睁大了眼,一句话也说不出了。不知道是该赞赏胤禛的大慈大悲呢,还是佩服他的奇计高谋。原来他的死士都是这样来的。
我住在后一栋楼里,楼分两层,全是青砖灰瓦,看起来十分的普通。打开窗子,青山绿水,修竹茂林,亭台楼阁,掩映其中,实在不吝于一个世外桃源。
下载
胤禛爱菊,我早移栽了一片,用石块将它们围成了几个小花坛,花坛中间是九曲回肠的石子小道。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亲力亲为,不容他人假手。胤禛见我居然会使用泥水匠的工具,很少波动情绪的黑眼盛满了诧异,无法解释我也就不去解释了,只是告诉他,我是天生的天才。等到这一个花坛成功,我请胤禛去赏花,那已是不能仅用惊诧来形容了。圆形,四边形,菱形,六边形,多种形状结合的综合形,他是看得个不可置信,满满地问号漫天飞,他问我:“你学过算术?”我“哈哈”一笑,说:“本姑娘是天生我才!”不等他再发问,我拖他来到盛开的金菊面前。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其实这话说错了,爱菊的人大有人在,眼前就是一位。至于我,对花我是博爱主义者。不过,北京的薄雪已经飘过一次了,居然还有菊可赏,我即使不是痴情也得钟情了。扯着帝王家的人还是可以逆转节令的。望着悠悠的蓝天,宁静的屋宇,我陷入了沉思。
“你在想什么?”胤禛走了过来,其时,我转到一个花坛,在坛沿坐了下来。秦福儿拿来了一个坐垫,胤禛和我一起坐了下来。
“我在想,你为什么独爱菊呢?陶渊明是隐士,喜菊之恬淡悠远,你显然只能入世,为何你也喜爱菊花呢?”我拧眉看向胤禛。
“秋菊有佳色,淡而能久远!”胤禛此时大有菊之情怀,淡淡的,莫名的让我安心。
“其实,我也爱菊的。不过是‘宁可抱香枝头死,不叫陷泥污棹中’。”我幽幽地说。
胤禛抱紧了我,“你是这样吗?可是,我是不会让你有事的。一定不会!”他像说给我听,又像是说给自己听。
“胤禛,我们回去吧。”
“好,秦福儿,预备下酒食!”
“胤禛”,我拉住了他,说:“我是说‘我回到胤祥那儿,你回到圆明园’。”我咬住了嘴唇,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胤禛不语,紧紧地抱着我,我只觉得泪又要下来了。
“我该把你怎么办才好,遥尘?”
“胤禛,我不能这样让你心挂两头地跑,你还有更重要的事呢!我会伴你很久的。”望着沉痛无奈的胤禛,他又何尝不明白我的提议呢,我在心里说。
每年的六七月,康熙几乎都要到热河避暑。今年夏季的脚步刚逼近,康熙就收拾了随行所需,带着一大群妃子,阿哥们,浩浩荡荡地开去了承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