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赫尔曼?冯?赫尔姆霍兹赞成经验——或者说后天——在知觉中的重要性。通过运用对环境的先验知识,观察者提出关于事物存在方式的假设或推论。知觉是一个归纳的过程,是从特殊的影像推断其所表达的一般客体和事件类别。由于这种过程处于你的意识觉知以外,故赫尔姆霍兹把它称为无意识推理(r)。当特殊境况允许对同一种刺激有多重解释,或者当要求做出新的解释而观察者却仍喜好旧的、熟悉的解释时,错觉就会产生。
赫尔姆霍兹把知觉分解成两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分析阶段——感觉器官把物理世界分析成基本的感觉。
*在第二阶段——整合阶段——你把这些感觉单元整合成对客体和其属性的知觉。对世界的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去解释感觉。你的解释事实上是对知觉有根据的猜测。
(2)格式塔心理学:心理现象只有被看成是有组织和结构的整体而不是分解成原始的知觉单元时才可以理解。
(3)吉布森生态光学认为可以通过对现时周围环境的分析更好地理解知觉,而不用把知觉理解为有机体的结构。生态光学理论(rp)把注意集中在外界刺激的属性而不是你知觉刺激的机制。感知是对环境的一种积极的探索。知觉系统是在复杂和变化的环境中积极的活动的;是生物体内进化而来的。
没有很必要去假设更高水平的知觉推论系统——知觉是直接的。尽管环境中每个客体视网膜像的大小会随着客体的距离和视角而改变,但这些变化不是随机的,而是系统的,物体反射光的某些属性在各种视角和视距条件下是保持不变的。由于人类在一个稳定性知觉对生存很重要的环境中进化,因而你的视觉系统的作用就是觉察这种稳定性。
二、注意过程
注意():注意的焦点决定了最能为知觉过程利用的信息的种类。
1、选择性注意
(1)确定注意的焦点
目的指向选择(r),反映的是你对将要注意的物体做出的选择,是你自己的目标的功能。
刺激驱动捕获(…rpr)发生在刺激的特征——环境中的物体——自动抓住你的注意时,它不依赖于知觉者当时的目的。
(2)不被注意的信息的命运
布罗本特:心理只有有限的资源去执行全部的加工。这个限制要求注意严格调整从感觉到意识的信息流。注意形成了一个通过认知系统的信息流的瓶颈,把一些信息过滤掉,让另一些信息继续进入。注意的过滤器理论表明选择发生在加工的早期,在获得输入的意义之前。
双耳分听()技术:被试戴着耳机听同时呈现的两种录音信息——不同的信息呈现给不同的耳朵。被试被要求仅仅把两种信息中的一种重复给实验者,而把另一耳中的信息都忽略掉,这种程序称为掩蔽注意信息。
人们总是报告说在一个喧闹的房间里,即使在聊天的时候也能听到有人喊他们的名字。这经常被称为鸡尾酒会现象。
研究者们相信非注意通道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加工——但没有足够到达意识觉知。
2、注意和环境中的客体
注意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帮助你在杂乱的视觉环境中找到特殊的物体。
寻找由一个特征决定的物体比由两个特征决定的物体更容易。
很多复杂的信息加工是在没有注意和觉知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个早期的加工阶段称为前注意加工(prpr),因为在感觉输入首次由感受器进入大脑的时候,它们在你去注意之前就已经被加工了。
前注意加工能熟练地在环境中找到由单一特征定义的客体,这意味着你可以在同一时间内搜索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地方,即平行搜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