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2 / 5)

+A -A

        3、坎特的社会智力理论

        社会智力()是指人们在不同的人生任务时期需要的专门技能。三种类型的个体差异:

        *人生目标的选择。人生目标和任务的区别对人们是最重要的。

        *社会互动的知识。人们之间的区别还在于他们在社会任务和个人问题解决方面的技能上。

        *完成目标的策略。人们在解决问题中所采用的策略也是个不相同的。

        在一定时期内,人们的目标、知识和策略使用是具有一致性的。

        寻求亲密关系的目标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有很大的影响。在较高的亲密关系目标时,人们对关系的满意度很少受到他们在一起的时间长短的影响,报告的关系满意程度均较高,当共处的时间较少时,较低的亲密目标的个体之间关系的满意程度较低。

        4、对社会学习和认知理论的评价

        一种批评是这些理论往往没有把情绪作为人格中一个重要的成分。认为认知理论没有注意到无意识动机过程对行为和情感的影响。

        第二种类型的批评是关于认知理论在描述个人概念和能力过程的模糊性。

        五、自我理论

        詹姆斯将自我经验分为三个部分:物质我、社会我以及精神我,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物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自我的一部分。

        1、自我概念的动力性

        自我概念(…p)是一个动态的心理结构,它引发、解释、组织、传递、调节内心及人际的行为和活动。

        “知识块”——对环境结构的综合概括表达——的图式。自我图式让你能组织有关你自己的信息,经常用来解释自己行为的图式也会影响你对有关别人信息的加工方式。

        可能自我(pb)定义为“我们非常想达到的理想自我,也是我们可能达到和害怕实现的自我”

        2、自尊和自我表现

        某些人有着消极的自我概念。我们也称之为低自尊。一个人的自尊(…)是对自我的概括性评价。

        当你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时,你也许会采取自我妨碍(…pp),你在故意破坏你的任务完成!

        自尊的某些重要方面和自我表现有关。当人们知道结果要公开的话,采取自我妨碍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3、自我的文化结构

        马库斯与基塔雅玛就每一种文化对于自我的不同解释有过讨论:

        *个人主义文化鼓励对于自我作独立的解释(pr)——“要达到独立这个文化目标,需要把自我看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根据其自己内部的全部技能,包括想法、感受和行动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组织和赋予意义,而不是依靠他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心理学与生活 第19章 (2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