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4 / 5)

+A -A

        当脑内神经递质b的水平降低时,通常会出现焦虑的感受。

        焦虑障碍就是恐怖症,意味着这种障碍有着更纯粹的环境起因。

        (1)心理动力学派

        焦虑障碍的症状源自潜在的精神冲突或恐惧。这些症状是试图保护个体不受心理伤害。惊恐发作就是无意识冲突爆发到意识中去的后果。

        强迫行为被看做是一种移置的焦虑,这种焦虑由相关的但是更加恐惧的意愿和冲突造成。通过将严格禁止的冲动用符号化的方法置换为一种强迫观念,一个人就获得了某种解脱。

        (2)行为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对于焦虑的解释集中于焦虑障碍的症状的强化或条件化上。

        强迫行为能够降低与强迫观念有关的焦虑——如此就强化了强迫行为。

        (3)认知学派

        歪曲一个人对他所面临危险的估计的知觉过程或态度。一个人可能高估了现实的危险,或低估了自己有效应对威胁的能力。

        焦虑敏感性是一个人对于身体症状——诸如气短或心悸——可能会有害处的一种信念。

        一些人会体验到惊恐发作是因为他们把机体的高唤醒状态用一种可怕的方式来解释。

        焦虑的病人用加强威胁性刺激的认知偏差,或促成焦虑的维持。

        3、心境障碍:类型

        心理障碍(rr)是一种情绪障碍,诸如严重抑郁或抑郁与躁狂相交替。

        悲哀的情绪只是重度抑郁症(rprrr)患者所体验到症状中的一种。

        双相障碍(bprrr)是以严重抑郁与躁狂阶段交替出现为特征的。一个经历躁狂阶段(p)的人的行为和情感常常是高涨的和夸张的。

        4、心境障碍:原因

        (1)生物学派

        脑中两种化学信使(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的降低,是与抑郁相联系的;神经递质水平的提高与躁狂相联系的。

        季节性情感障碍,或:光治疗通过恢复5…羟色胺水平可以使病人不再体验到抑郁情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心理学与生活 第20章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