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翠正想去探望姨妈,此言很合心意,笑道,“多谢二哥总操心我的事儿,我正想等婶娘心情好的时候去和她说说,过两日让我去探望姨妈呢,你这就帮我安排好了。”
夏润书伸手在她头上敲一下,“谢什么,我是你二哥,帮你安排这点事还不是应该的。”
他们兄妹自小玩闹惯了,润翠揉揉额头不以为意,“不知我二表哥他成亲了没有?”
“没呢,前两年听说他相中了苏侍郎家的小姐,后来不知怎么的也没去提亲,一直耽搁到现在。”
“还没成亲?唉,”想起从前文轩表哥在后花园‘偶遇苏小姐’的事情,润翠就想叹气,看来还是耽误了他。
66小人难防
润翠的二堂兄夏润书在洪鼎初年;庆仁皇帝刚登基的时候被外放了知州,去翟秀州上任;兢兢业业一干就干了五年多;洪鼎六年才被召回了京城。
夏润书本来就是个知道上进的;在外历练了这些年后褪去了不少当初的年少豪气,更加的沉稳练达起来。
庆仁皇帝将他召去文德殿问了问翟秀州地方上的政务;发现此人言辞便给,头脑清楚,一问一答说得清清楚楚;间或还有些自己独到的见解;话说得也十分中肯;一听就是胸有实学,不是浮夸阿谀之辈。
庆仁皇帝十分喜欢,陛下久居京城之中,很需要多听听这种务实的地方官员的见解。不觉多说了几句,看看过了申牌时分还有些意犹未尽,便命留下夏侍郎赐饭,饭后陛下要接着听他说说去年仲夏时节江南一带几个州县都有水患,朝廷拨了赈灾银粮过去之后,他在地方上所得几何,具体又是怎么调度的。
夏润书用饭用得食不知味,在心中好生计较了一番等一下要如何回陛下的话,当时殚精竭虑,废寝忘食,亲自四处奔走,在翟秀州下所辖沿江的各乡县监督着修堤固坝,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自认为政绩还是斐然的。心里想着等下在陛下面前说起时既不能过于自夸,也不能太过自谦抹杀了自己的一番功劳。
用过饭后有小太监来领夏侍郎去御书房。
夏润书毕恭毕敬的随着小太监去了陛下的御书房,一路深觉荣幸,能被陛下招来这里议事的都是朝廷重臣,不意他一个刚刚回京的臣子就有如此殊荣。
御书房中暖烛高照,通明一片,陛下换了一身常服,正坐在案前喝茶,夏润书上前叩见,庆仁皇帝摆手命他平身,让接着回禀方才陛下所问之事。
夏润书刚准备了半日,这时就静下心娓娓细述了一遍,最后道,“去年的水患虽然严重,但所幸朝廷的赈济及时,翟秀州官民齐心,没有太大的损失,实乃陛下洪福齐天,泽被黎民。后来为臣去九华山探望堂妹的时候还特意请玄月观的高人做了一次大道场,祈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庆仁听他前面讲得细致周到,只最后这句是个拍马溜须的场面话,此类话听得多了也不以为意,心思一转,觉得不对,忽然问道,“去九华山探望堂妹?你哪个堂妹?”
………………
润翠自大前年入宫之后就再没见过姨妈,一直十分思念,这次愿意跟着堂兄回京也是为了要看看姨妈。
一大早起来就梳妆打扮整齐,命秋桂将她们回来时沿路买的一些土产分装打点好,一会儿去姨妈府上每个姐妹处送一份去。
两个丫头自从知道润翠手中有钱之后,底气立时足了不少,昨晚就去大厨房里大手大脚洒了一圈,一早就有厨房的两个婆子给送了清粥小菜还有挺精致的几样点心来。
虹儿等她们一走就拉着秋桂捂嘴偷笑,“你快看看,你快看看,有钱能使鬼推磨啊!昨儿才送了好处,今儿就不一样了,咱们这里什么时候吃过这么精细的早饭?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