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细菌通常只是疾病的结果,而不是疾病的原因(传染病另当别论)。真正的原因,是我们为细菌创造了生存的环境,细菌才得以侵入,就像自己忘记了锁门,小偷就会溜进去一样。其实,只要您锁好结实的防盗门,小偷是不会光顾您家的。若是某天来了强盗(如各种烈性传染病),非要破门而入,您也不用怕,只要学会及时地躲避,别与他们硬拼,他们也伤害不了您。
人是生活在观念当中的,头脑中有什么样的固有观念,就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而日常生活中的举手投足、待人接物、立场观点,都会基于这种观念而发展与强化,但如果您的固有观念与大自然的气息相悖,那么您的整个人生都将是逆风行船,步履维艰,费力而无功的。
那我们如何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呢?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您没有一个明确的生活目标,那么您将随时都会被突然出现的问题所困扰,总是疲于应对,总是被动招架,这样的人生必然会拆东补西,这样的身体肯定要修残补漏,这样的人生毫无疑问是被人驱使的人生,没有丁点儿的主动权。
我上学时的一位老师总说一句话:〃你不能管理自己,那就会被人管理。〃同样道理,您不能管理好身体上的疾病,那反过来一定会被疾病管理。
对于疾病的态度也是一样,如何看待疾病,是我们能否真正消除疾病的关键。人人都不喜欢疾病,大家都在说:〃有什么别有病。〃碰到生病的人,我们便会鼓励他说:〃您一定要战胜疾病。〃于是,〃战胜疾病〃成了大众共有的观念。
既然受观念的驱使,那么,只要有能够战胜疾病的方法和武器,我们就会勇敢地去应用它,义无反顾地去与疾病拼搏,即使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因为我们认为这是唯一的选择。
但疾病真是我们的敌人吗?我们真的能够战胜疾病吗?
如果疾病是由病菌引起的,那么我们想办法杀死病菌就可以了。可我们的周围随时随地都有细菌出没,好像是杀不光的,但我们却一直认为,杀不光细菌是因为我们所用的武器威力还不够,也就是抗菌素的毒性还太小,还要加大它的毒性才行。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细菌也在成长,它增强了装备,越来越不怕所谓的抗菌素了。
其实,细菌通常只是疾病的结果,而不是疾病的原因(传染病另当别论)。真正的原因,是我们为细菌创造了生存的环境,细菌才得以侵入,就像自己忘记了锁门,小偷就会溜进去一样。其实,只要您锁好结实的防盗门,小偷是不会光顾您家的。若是某天来了强盗(如各种烈性传染病),非要破门而入,您也不用怕,只要学会及时地躲避,别与他们硬拼,他们伤害不了您。
《黄帝内经》中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是告诉我们要善于躲避,而不是与它斗争,因为斗争是永远没有结局的。您在电脑上打游戏,目的是为了闯关,可每一关都有无数的坏蛋在纠缠您,如果您停下来,和它们打斗而不抓紧前进的话,它们会杀了一批又来一批,您一天也别想通关,但如果您忽略它们,避开它们,快速地向前走,那么您通关的目的就会很容易达到。所以您要知道,什么是自己的最终目的,而不要把精力耗费在半路上。
有些病症和细菌更是一点关系也没有,西医叫做无菌性炎症或者自身免疫病。是自家人在〃窝里斗〃,免疫细胞把正常细胞当做了敌人,在自相残杀。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疯狂的局面呢?是人的情绪造成的。
一种不良情绪就会对应一种症状。生气了,就会两肋胀痛;恐惧了,就会眼睛酸涩;性格刚强常会膝盖受损;忧虑悲伤最易哮喘咳嗽。此外,还有头痛、胃溃疡、类风湿、红斑狼疮、牛皮癣,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情绪根源。
难道您要把这种本来需要放松心情就可以慢慢化解的情绪当做敌人来奋力拼杀吗?您的进攻越多,自身伤害就越大。因为您把墙上的影子当做了敌人,然后挥拳猛击,您打影子的时候,因为身体挡住了光源,所以影子似乎暂时被您打倒,但是当您直起身来想歇歇,影子却又在那里晃来晃去,您再去打,永无宁日。
重新认识疾病,您会发现,其实本来没有什么敌人,如果您要和它斗争,它就会变成敌人,与您决战到底。我们还是别把眼光总盯在它们身上吧,轻轻松松地过我们的快乐日子。
※虹※桥※书※吧※bp;第12节:别担心疾病在好转时出现的〃坏现象(1)
7。别担心疾病在好转时出现的〃坏现象〃
古人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实际上,一张一弛岂止是文武之道,更是养生之道。人就该像一个弹簧一样,不用时松软无力,应用时强劲勃发。观察一根破损的弹簧可以发现,让它松也松不了,让它紧也紧不了,处于半松半紧状态,这就是病态,就像有首歌所唱的那样:〃攥不紧的拳头,松不开的手。〃
有人说敲打完胆经后,整天喷嚏不止,不敢再敲了;有人说按摩太冲穴,整天都想睡觉,害怕是揉坏了;还有人说推腹后腹泻、金鸡独立后腰痛、拔罐处皮肤奇痒、敲带脉后整日打嗝……各种症状不一而足,令众人恐惧害怕,犹疑不决,不知是不是还要坚持下去。
其实,这些症状都是身体在自我调节过程中的正常表现,不必担心,通常一两天不适症状就会消失。不过有些时候也需要稍微帮助一下身体,因为身体的原有机制突然被我们实施的健身方法激活,它还不太适应,就像一个常年躺在床上的患者突然下地行走,往往会脚步无力,步履蹒跚,需要旁边的人扶一把。
但有一点大家要充分认识到:身体的自我调节合理而完美,它会选择最符合您现在身体情况的步骤来进行,而且总是选择捷径。比如,当您按摩了几天〃消气穴〃……太冲穴,疏散了胸中的郁结,缓和了心理的紧张,全身一下子松弛下来,自然是想好好睡睡觉,以养足长期亏欠的气血,最好您就索性请两天假,足足地睡上一觉。
〃推腹法〃的目?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