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两万城防军调配完成,兵甲也一一配好,刀白凤救家心切,校场誓师后便浩浩荡荡地朝南出发了。
吴燎送完大军南征,回到王宅,突然念起搬回宫中居住的钟灵,几日不见,也怪想念,便想去与她辞行,顺带说说体己的话儿。吴燎来到宫门口,却愕然发现段誉拦在保定帝的轿子前,指手画脚地说些什么。
“伯父,您可不能到天龙寺出家啊!娘刚刚出征,父亲也行踪不见,您再一出家,我大理段氏不就没人了吗?”段誉焦急地冲轿子里的保定帝喊着。
轿帘纹丝不动,却听见里面一声佛号:“阿弥陀佛!正明,天龙寺危在旦夕,你可要改变主意?”
只听轿内保定帝答道:“本因方丈,天龙寺乃大理根本,今日有难正明不敢袖手旁观!来人,起轿!”
段誉见轿子要绕过自己前行,不由大急,正手足无措间,转头看见吴燎,仿佛盼到救命稻草一般,忙跑过去道:“冲老大,你来的正好,快想想办法!伯父他要出家哩!”
吴燎让过保定帝皇轿,细细向段誉询问。原来今早天龙寺本因方丈进宫面圣,不过一个时辰,保定帝居然就决定去天龙寺剃度出家,段誉得到消息,顾不上送别自己娘亲,忙回来阻拦。
“冲老大,这可怎么办啊!”段誉搓着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左右走动。
吴燎心中猜测是否吐蕃鸠摩智出场,便道:“别着急,我们前往天龙寺一看便知!”拉着段誉,沿着轿子烟尘尾随而去。
第四十三章盗剑'本章字数:3332最新更新时间:2007…03…1108:21:33。0'
…………………………………………………………………………………………………………………………………………
大理天龙寺本名崇圣寺,座落在大理城外点苍山中岳之北,依山傍水,形势不凡,想是唐朝初期修建时找来风水高人设计,数百年来一直香火鼎盛,络绎不绝。百余年前段氏于大理立国,重新粉饰了天龙寺,每逢在位皇帝生日时,多有奉献,尊宠有加,加之大理历代君主多有避位出家,选择之地均是天龙寺,久而久之,天龙寺便成了段氏家寺,在大理民间地位崇高,有国寺之号。
吴燎、段誉来到天龙寺门,门口小沙弥眼光毒辣,认出来人身份不凡,问明来意,便恭敬有礼地领着他们入寺。吴燎是第一次来到天龙寺,但见其庙宇楼阁,气势宏大、构筑精丽,不光造型独具匠心,且棱角中隐隐透出积淀百年的皇家大气。
穿过幌天门等楼台,三人来到一条长廊之侧,小沙弥止步不前,合掌低号:“世子,前面乃我寺禁地,小僧不能前行。”
吴燎笑道:“无妨,多谢小师傅了!”一把拉着段誉,沿着长廊向西前行,不久几间房屋显露于前。
段誉惊讶道:“此地我此前来天龙寺时从未到过,难道伯父要在这里出家?”
吴燎见那房屋木门天然质朴、不去树皮,大合佛道要旨,不禁点头赞语:“好心境!”接着高声呼道:“皇上,冲儿与世子门前等候,还请相见。”
少时,木门无风自开,一道苍老中夹杂圆润的语声传出:“世间已无保定帝,只余天龙本尘,也罢,了断红尘、黄口孺子,见见也无妨!”
进得房屋,四周摆着四张蒲团,分别盘坐四位老僧,正前方面壁而坐一名灰衣僧人,只见背影,旁边端坐一皇袍老者,其头光光如也,面目依稀便是那大理保定帝。
段誉见保定帝已落发为僧,不禁失声叫道:“伯父,你怎么这么快就落发了?”举步就要上前去拖地上的保定帝。
灰衣僧人枯荣大师衣袖后甩,一道气墙隔绝在保定帝与段誉之间,让段誉寸步难进。
从前的保定帝,如今的本尘叹道:“痴儿,我尘缘已了,你让正淳接位便是。”说罢闭目不言。
段誉急得额头冒汗,连声道:“为什么?伯父,为什么要如此突然让位,难道是天龙寺逼你不成?”
他话语无理,但屋内众僧心性俱佳,倒也没放在心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