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相公:当然没有,本书中女人都是猪脚的,不会被别人干的。至于你嘛,是一个伏笔来着,本来不想解释,但有些书友总拿这个说事,有些郁闷。
段誉:请交待一下中原篇的主线?
拗相公:收美女,收小弟……
香蕉皮飞上,砸昏拗相公,总结会匆匆收场。
第四十六章拍卖'本章字数:3445最新更新时间:2007…03…1308:21:32。0'
…………………………………………………………………………………………………………………………………………
吴燎把包袱拴在马背上,一边赶路一边把王博交给他的纸包打开。王博虽告诫吴燎在见到王夫人之前不得打开纸包,但如何约束得住吴燎好奇之心,他打开几层包裹,看见一株绿色植物躺在纸上,花朵呈紫红色,样子小小的,不算好看但也不为丑陋。
吴燎对药物并不精通,在脑海里搜索了几本往日闲暇时看过的医书图志,发现没有一种能与其对上,他歪了歪头想了会,把那奇怪植物还原包好,塞入衣袖,不再多想。
大理境内人口稀少,往往是大山连绵如海,秀林郁郁葱葱,一路都是如画风景,吴燎深吸一口清新空气,忽然感觉自己如脱笼小鸟,无比的自由,心情畅快下不禁高声呼啸。
为救段誉,顺便见见王夫人母女,吴燎的目的地便定在苏州。苏州离此甚远,吴燎也就放任马匹自由奔驰,自己只是把握好方向即可。沿途路过数十处小山庄,数过十几次兔起乌沉,看着沿途行人衣着渐渐不同,吴燎知晓已然出了大理国境,踏入宋朝版图。
取出银两交给船夫,吴燎踏上一艘渡船,站在船头招手挥别岸边黄马,那黄马与吴燎相处十余日,也有些感情,在岸边徘徊一会,便撒蹄而去。渡船中等大小,约能乘客商三、四十人,船家黑瘦有力,一脸风霜,显然是长年累月奔波于河水两岸。
吴燎头一次乘坐渡船,不禁觉得新鲜,便跑到船尾与船家攀谈。船家姓周,见吴燎衣着不凡,言谈举止儒雅和气,没有丝毫富家公子的架子,几番交谈便熟络起来,他告诉吴燎过了河岸往北走十余里便有一座大镇子,里面市井繁华,驻留着来往大理北宋的商人车队,许多消息都能从哪里打探得到。
下了船,吴燎谢别周船长,朝黄龙镇走去,同行的还有一起下船的十余人,看来都是去往黄龙镇做生意的商旅。
周典撑着篙子,目送吴燎远去,心里美滋滋地想:读书人毕竟开口不凡,船长,嘿嘿,比船家好听多了,回去与我家娘们干事时让她如此唤我,定然痛快无比。
前行数里,崎岖曲折的山路愈发平坦,吴燎知道走对了路,脚步愈发快捷,不久便甩开那些客商旅人,一盏茶后,视野陡然开阔,一座城墙耸立前方。
黄龙镇!吴燎递了路引,交了入城费,抬头看了看城墙上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昂然入城。城内街道虽然不及大理宽阔,但也四通八达,平整有加。吴燎走在大道上,寻了家干净的客栈落脚,休息片刻后,便唤来小二询问镇内可有知名的药铺。
吴燎身上带着上次从段延庆处敲来的阴阳合和散的配方,不过在大理却始终找不着一味主药,这次来到中原,便有心寻找知名药店,高价求购。
小二甚是机灵,想是平日接待的客人不知凡几,他热情地接过吴燎的赏银,满脸堆笑:“客官,这黄龙镇地处偏僻,只有本地黄员外开了一家百济堂,出售的只是些寻常药物。”
吴燎哦了一声,脸上微露失望之色,不过那小二接着说道:“不过客官福气好,今日那汴梁贵仁堂的收购车队停在本镇,高价收取稀罕药物,还有一年一度的拍卖大会,客官去那里看看,也许能找到所需之物。”这京都贵仁堂乃宋朝排名前三的药铺,分店遍及北宋十余名城,最近还有意向辽国发展。
吴燎问明了贵仁堂收购的地点,揣起包袱,出门去了。
贵仁堂气派果然不小,一出手便包下了黄龙镇最大的酒楼望月阁,一层买卖些普通药物,二层收购大理特产名药,而第三层则拍卖从中原运来的名贵草药。
吴燎问明情况,摇开扇子,沿着楼梯便向三楼登去,贵仁堂的守卫见他衣着光鲜、锦衣玉带,只当是贵家公子来凑个热闹,不敢得罪,便放他上去。
望月阁三楼说是举办拍卖会,可黄龙镇水浅龙稀,哪里有大主顾能拍下好药,来的宾客全是些金银铜铁、一脸俗气的暴发户罢了。贵仁堂原本就没把这一年一度的黄龙镇拍卖会当成正事,今天拍卖的也只有三味药物,除了排在最后的一株鲜龙草尚属上品,其余两味都是鸡肋。
吴燎扫了一眼牌子上标写的三味药物,发现并没有自己需要的龙蜒果,不觉微微失望,不过既然来了此地,看个?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