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看墙,再看看这俩人,哦,原来不是想曝我们的光啊?合着西方人见到鬼涂乱抹的东西就会想到艺术层面上去。
不过那墙也确实挺好玩的。离我最近最高的那上面大概是高年级学生的作品,用行书写着:今天食堂的馒头碱大了;下面不知道谁用大篆写着:吾觉得还行;再下面,小楷写:楼主说的今天是几号?最后是草书:此帖该沉了……
这行帖子旁边,有人开了一栏绘画专栏,上画一个表情沮丧的孩子,旁边标明:今天我被程老师骂不刻苦,以后一定要好好努力。看风格像阎派。底下一个孩子画了一个鄙视的表情,标着:程老师一般不骂人,看来你真的不刻苦。再下面画着一副侍女图,有箭头标注:我们王老师(可能是教文化课的女老师)说不要在墙上乱写乱画……这看着有点像吴道子的学生。
当然,除了这些有艺术含量的,也有大量的孩童式涂鸦。不过幸好我们校风淳朴,没有出现类似“王小红是狗”“李二蛋是王八”“张小花更新太慢了”这样的内容。
针对这堵墙出现的各种问题,我头疼了很长时间,曾一度想把它拆掉。真正的柏林墙和万里长城都防不住什么,别说这区区一面砖墙,不过人家柏林墙和万里长城后来好象都有了很重要的其它意义,索性,我规定:这面墙继续担任着阻断新旧校区的职能,但是能凭自己本事跳过来的可以既往不咎(也咎不过来);其二,除了脏话谩骂,学生们可以在墙体上自由创作,墙体一个月清理一次,每周评出的最佳作品可以保留一个月……于是,这堵由我提议建设的“育才墙”后来成了育才一景和独到的特色。以至于连张择端都改变了主意,他准备把《清明上河图》全版再现于育才墙上。
最后,我们集合了全体学生在青龙演武场进行了集体武术表演,终于实现了约翰预想中的情景。半途中去休息的老张再次到场,在声震九天的喊杀声中,老张庄严而欣慰地冲下面招了招手,把经典的最后一次老军阀手势留在了育才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上。
一周后,老张阖然长逝。我为他在育才的正门前立了一座宏大的纪念碑,上面除了说明他的身份和名字以外,只有一句评语,是李白的《侠客行》里的一句诗: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第四十八章《小强》
到了中国,除了看看长城和故宫之外,一定要去育才。如果你现在就在中国,那么,动身吧。
(bp;——美国《时代周刊》
育才是个神奇的地方,它汇聚了全中国最顶尖的格斗大师和艺术大师,我们甚至有理由怀疑:它汇聚了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人才。
——英国《泰晤士报》
不要小瞧任何一个从你身边走过的孩子,不管他是不是以后的冠军,至少你肯定既跑不过他也跳不过他。如果你能在水里憋气三分钟以上,那倒是可以跟他聊聊。
——韩国《东亚日报》
育才的现任校长萧,是一个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领袖,东方的保守和西方的幽默齐集一身。好吧,我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之所以这么奉承他还因为他治好了我的胃。
——美国《华盛顿邮报》
不要再问了,我的确被打败了,可你们为什么老强调我的对手是一个司机呢?
——日本国三届空手道冠军朝三暮四郎先生
除非把我们的孩子送到育才,否则以后金牌全失的事情会不断重现,我们已经不在同一起跑线了。
——新加坡散打主办方发表?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