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阅读 (1 / 6)

+A -A

        从我搜集的材料看,这样的做法,几乎成为一种教育常态。而事实上,它是一种教育变态。变态的教育,居然成为常态,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去认真探究。相比之下,日本这几位教师的做法,令人佩服,也令人感动。

        §虹§桥书§吧§bp;第32节:吃奶与读书铁蛋的机灵贺礼与贺金(2)

        这一次,我读了整整两节,也就是两个长故事,天天才算睡着。这一睡,就睡得比较香。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今天白天,天天的睡觉,没有前几天那样稳、那样香、那样沉醉,而是有些浅,稍微有一点儿动静,她就会醒过来。晚上从报社回来,妻子就告诉我说,自从我18时38分走后,天天就一直没怎么睡,而是一直让人抱着,浅浅地睡,刚一放在床上,没过几分钟,就会醒来。

        在这里,有一个小插曲非常有意思。现在,只要天天一个人在卧室里,铁蛋总会十分注意倾听里面的动静。一旦天天开始“哼哼”,铁蛋马上就会迅速跑进卧室,扒着床边看天天。这个时候,如果天天的身边没有人,铁蛋就会一边大叫,一边跑到客厅里。看它的样子,分明是在喊人去照顾天天。

        事实也正是这样。只要人一进卧室,抱起天天,铁蛋马上就不再叫,而是跟着抱天天的人,这儿走走,那儿转转。或者找一个离天天比较近的地方,躺在地上睡觉。假如人不进卧室,那么铁蛋就会一直叫,一会儿跑到卧室看看,一会儿又跑到有人的地方瞅瞅,直到有人去了为止。

        铁蛋这样做,是没有人教的,可以说它完全是无师自通。这可真是一个有意思的事情,一条小狗,对一个刚住进家里没有几天的婴儿,居然如此忠心耿耿,尽职尽责。而铁蛋越是这样做,我自然越是喜欢它。相应的,我越是喜欢它,它肯定越是乐于那样做。因为它肯定知道,自己那样做是正确的,是受主人肯定的。铁蛋能够想到这些,而做到了那些,真是够难为它的。谢了,蛋蛋!

        实际上,由于对狗的热爱,每当我看到有媒体报道说,什么人和狗一样,在饭店里吃饭,惹得周围的人不高兴。而有的评论作者又会借题发挥,攻击狗的地位低等,不配和人同起同坐,认为狗的主人这样做,是对周围人的侮辱时,我就会对这种观点不以为然。

        狗,真的就会那么让人讨厌吗?人,真的就是那么高贵吗?人这样做了,真的是道德败坏吗?我的回答是:不是这样的。在很多时候,人只是有着“人模”,内心却依然是“狗样”;同样在很多时候,狗只是有着“狗模”,而它无论是外在表现,还是内心的感受,都有着“人样”。人模狗样与狗模人样,是两个方向,一个由人蜕变成了狗,一个由狗进化成了人。

        下午,我的师兄,也是原来的部门领导,现任和讯网副总编辑的孟波,和他的妻子也是我的师姐、同事郭利琴,以及他们的儿子孟无眠,一起到家里来做客,祝贺天天的降生。他们不但带来了礼物,还送给天天一个大红包,里面装有5元钱。在天天降生之后,他们是第一个带着礼物、礼金,到家里来探望的朋友。

        在此之前,妻子外甥女的同事,就是那位东北女孩曾到医院里看望天天,也带着美好的礼物。更在此之前,妻子的朋友、玫琳凯美容顾问向延华,提前送来了礼物。

        因为还要急着赶到报社上班,所以,就没有留他们一家三口吃晚饭。不过,等天天过满月时,我一定会定下饭店,请所有来看望天天的朋友一聚。这是一种必须尽的礼节,也正是这样的生活礼节,才慢慢地把人与人拉得更近。

        晚上,我又先后收到三位朋友的贺信,一位是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老师,一位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刘擎,再一位是著名学者、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先生。其中,朱老师的信,内容颇让人感动——

        保印:

        哈哈;多谢!这些银子;都要捐到新教育基金会去的。希望老兄的女儿;能够享受到新教育的恩泽。我回送你一个儿童书包。

        永新

        由这封信来看,朱老师把自己所有的稿费,都捐给了新教育基金会。这样的作风,实在令人敬佩。而他所提及的,让天天沐浴新教育的恩泽,这也正是我想要的。事实上,对朱老师的新教育运动,我是十分欣赏和赞成的。等天天长大以后,我会努力使她能从新教育运动中,真正品尝到学习的快乐与健康。所以,我的回复是:

        ▲b。r▲虫工▲木桥▲书吧▲

        第33节:吃奶与读书铁蛋的机灵贺礼与贺金(3)

        朱老师:

        您好!哇,原来,您写东东挣的银子,要捐到新教育基金会呀!代我的才刚刚七八天的女儿,向你致以她最高的敬意,呵呵。我会学着慢慢用新教育之水,浇灌她这棵幼苗。切盼你这位新教育“元首”的指导呀。感谢您回送儿童书包,代女儿谢谢你。等着您的美好礼物!

        祝您快乐!

        保印

        刘老师的信,写得尤其有趣,不妨全文照抄如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一位父亲的札记:月子 第5部分阅读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