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了一会,毛泽东又对小封说:
“你下楼去拿香烟。”
小封拿烟上来,毛泽东点燃一支,边抽边好像在自言自语,又仿佛在对小封说:
“小封啊,这个女同志,是女中豪杰,人是很耿直的,就是缺少文化,本来身体很好的,让她不要去苏联,劝也劝不住,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生活很艰苦的,我们也不知道消息……”
接着,毛泽东又说:
“你赶快给水静打电话,让她不要把安眠药给这个女同志吃,她拿走的安眠药,有三种,是要按顺序吃的,错服是会出事的。”
(bp;“是!”小封回答一声,走下楼去。
水静陪贺子珍回到莲谷路上的一幢别墅住下,贺子珍与毛泽东分手二十二年后的意外相见,令贺子珍格外兴奋,她絮絮叨叨地向水静谈起自井冈山与毛泽东结婚后直到延安的家庭风波,赴苏后的苦难生涯,回国后的种种遭遇。谈得最多的也是最令她伤心的是,在延安的岁月里,当她与毛泽东发生矛盾时,起初毛泽东不理她,后来干脆搬到另外一孔窑洞居住去了。她认为毛泽东对她淡漠了,疏远了。才决心出走苏联,目的是治伤、学习、调养身子。她深沉地对水静说,自己生孩子生怕了。当在苏联听到毛泽东新婚的消息,她始终将信将疑。她心想他们是革命战争中结成的患难夫妻,同甘共苦,相濡以沫,没想到因她的出走,竟让十年的婚姻走到尽头……
庐山的明月是那般的清幽,一直在云天凝视着一个断肠人向她的朋友叙说她的不幸遭遇。直到月儿渐渐隐进云层,东方露出一缕曙光。
令人不无遗憾的是,贺子珍还在期盼着明晚与毛泽东的再次相见,她要向他好好谈谈自己要求工作之事,爱女娇娇婚配之事以及还有许许多多的事。但她不知已经成空。翌日,她带着美好而空洞的希望,由水静陪着便离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庐山。尾声圆梦京华尾声圆梦京华
二十年后庐山相会(5)
贺子珍与毛泽东庐山相会17年后的秋天,毛泽东与世长辞,在他逝世三周年也是一个秋天的日子,做梦也想来北京相见毛泽东的贺子珍,终于踏上京华土地。
毛泽东生前,贺子珍受种种阻挠,不能进京。梦寐以求的一个极为普通的愿望,在毛泽东谢世后,终于实现了。
但贺子珍不能走着来,虽然她刚进古稀之年,由于健康原因,她由爱女李敏(娇娇)、女婿孔令华用手推车推着,来毛泽东纪念堂瞻仰毛泽东遗容。
生前曾经同床但死后不能同穴的贺子珍,在见到毛泽东遗容时感情的落差,是显而易见的。于是,她身边的工作人员一往情深地殷殷嘱咐她:
“姨妈,到了毛主席纪念堂,不能发出任何响动,更不能大声哭,这是纪律。”
“姨妈,你一定要答应哦,不能哭,要听组织上的安排,我们就在您的身边。”
贺子珍满怀巨大的伤恸,频频点头。
贺子珍坐在轮椅上,从面对天安门城楼的毛泽东纪念堂北门进入,首先在毛泽东汉白玉坐雕像前献上一个心形花圈,左右锻带上分别写着:永远继承您的革命遗志
战友贺子珍率女儿李敏、女婿孔令华敬献贺子珍坐在轮椅里,与毛泽东坐在冰凉的汉白玉的雕塑沙发里,由女儿女婿陪着,留下一张照片。这是1937年贺子珍离开延安吴家窑洞前与毛泽东合影后,相隔42年后的一次合影了,但一个是心灵遭受巨大创伤的老人,一个是逝者。他们没有语言交流,只有生者的哀痛。
贺子珍在毛泽东坐像前
贺子珍被缓缓推进瞻仰大厅,升降机也跟着缓缓托起水晶棺,毛泽东出现在贺子珍眼前。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