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1 / 7)

+A -A

        “可能是关牲口的地方。”

        “错了!”毛泽东一摆头,“那是西北老乡居住的窑洞。”

        “什么窑洞?我们家乡烧制砖瓦的洞子,才叫窑洞。”

        毛泽东一板一眼地说:

        “过去看京剧,有折戏叫‘薛平贵回窑’,我原以为薛平贵回的窑子,是我们南方烧制砖瓦的窑子。到了这里,我才发现错了。应该是北方的这种窑洞。纠正了我多年的错误认识,不履斯地,还一直要错下去呢。”

        邓六金说:

        “这种洞子也能住人,不把人憋死呐!”

        毛泽东嘿嘿笑了起来:

        “到了通渭,我就安排住在窑洞里,哼!冬暖夏凉,蛮舒服哩,如果我们在大西北扎下根来,怕要长久住在窑洞里哟。那时,我们在窑洞里指挥抗日战争,多有意思。”

        贺子珍莞尔:

        “老毛,看你说的。”

        邓六金把贺子珍的话接过去:

        “子珍,毛主席说的,可能硬要变成现实,你不相信,我相信。”

        毛泽东呵呵一笑:

        “不要当真,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就当跑江湖卖跌打药说的话吧。”

        贺子珍、邓六金与陈昌奉同时笑了起来。

        毛泽东随即又补充道:

        “我们成天跑,几乎跑了一年,不是跑江湖是什么?”

        贺子珍等笑得更欢了。

        毛泽东在通渭的窑洞里来回踱步,想到即将与陕北红军会师,从去年秋突围西征以来,快历时一年,走过的万水千山,在他脑海里翻卷,不觉思绪万端。

        一会,他坐在窑洞口临窗的桌前,用铅笔在一张纸上书写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贺子珍与毛泽东 第19章 (1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