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兀自喋喋不休地说着她自己,原来,她大学毕业后在北京的外企作了三年,年薪10多万,攒下来钱来英国读个硕士,让自己的身价倍增一下,或者,在这里寻个老外嫁了。我心想,小丫头,不简单呀,10万年薪,刚毕业的大学生?估计是外企中的那些老外的二奶吧。要么,就是国内那些大官的孩子,这么说,只是为了掩饰学费是贪污受贿得来的。
不管怎么说,这个小姑娘很聪敏,挺有灵气,而且英语非常好,医疗官员的一些含糊不清的话她都听得懂。
我们脚前脚后地来到医疗官的面前,提交了国内的出国人员体检报告,一切合乎要求,一位中年护士模样的白人妇女对我微笑了一下,说了声:“!!”我回报了一笑,说了句,“pr!”。这种简单的语句最能显示英语的水平,对比前面那些小留学生繁琐的“rbp;小姑娘还在前面等着我,我们一起走下电梯,来到了机场一楼出口处提取托运行李。这时已经折腾到了下午6点,从排队通关到身体检查,整整用了三个小时,唉,进入另一个国家多不容易呀!
现在已经不是机场的高峰期了,出口大厅里空荡荡的。我们询问了一个黑人工人,他说的叽里咕噜的英语根本没法听,不过顺着他的手势,还是看到了西边的行李传送带。
很快,我就找到了自己的行李。临行前,我特地在打字社大了两个4纸大小的红色字母,是我名字的缩写,分别贴在了托运的行李的两侧,所以,在很远处,我就看到了那个贴有“”字母的蓝色旅行箱。
不过,那个小姑娘就没那么幸运了,她围着传送带走了好几圈,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行李。渐渐地,她的脸色有些焦急了,似乎要哭了。
本来,我拿到行李就想和她说拜拜。可是,看到这种情景,又有些不忍心。我这个人倒不是惜香怜玉,这辈子,吃女人的亏不少了。只是这个小姑娘看上去聪明伶俐,又楚楚可怜,这种清纯的气质不是我所接触的那些熟女们所拥有的。她看上去更像一个小妹妹。想看书来
12。大哥,今晚我能住你那儿吗?
于是,我忍不住走过去,帮助她一个一个行李的翻,来回寻找,又忙活了将近半个小时,还是没有。小姑娘有些急了。我觉得这样找下去也不是办法,就找到了大厅东侧一个办公亭里的人询问。
这是一个满脸络腮胡子,带着眼镜的印巴人,听和蔼的,就是英语相当难懂,我不得不对他说:“ppbw?”那人真不错,开始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蹦,这下好了。我连比划,带说,他总算听明白了,不是我的行李丢了,是那个小姑娘的行李不见了。于是,印巴人走出办公区,跟我们来到了小姑娘身边。
他看了小姑娘的托运底联,又查看了行李,接着用对讲机叽里咕噜说了半天,然后对我们耸耸肩,“’rr;。”小姑娘听着,快哭了。
我忙问,什么时候能拿到行李,印巴人让我们明天过来看看,一般4天之内可以查找,再没有,就书面报失了。他安慰我们说:“r;;rbp;小姑娘却没有那么好的心情了,我们一起走出大厅,才发现这里其实是地下,出了大厅的门就是地铁的入口。看来,我行李中携带的少量盗版碟、还有一些中国肉肠什么的,都逃过了海关检查。唉,刚才忙活的,都忘了担心这些了。看来,欧盟的海关也不过如此。早知道多带些违禁品过来了。
小姑娘一脸茫然,她显然拿不定主意,到底要不要坐车去南安普顿。如果去,行李的下落是个问题;如果留在伦敦,她今晚没有住的地方。
小姑娘终于鼓起了勇气,对我说:“大哥,我今晚能不能在你那里找个地方住?”
这句话如今已经包含着太多暧昧的意思了。现在听到一个如此清纯的女孩,用如此单纯的语气说出来,我还真不适应。我努力让自己不要忘歪处想。对她说,“我也不知道,他们给我安排的是个什么地方,不过,既然你今天走不了,天又这么晚了,你还是跟我过去吧,否则,人生地不熟的,也太危险了。”
小姑娘咬着嘴唇点了点头。
我们到地铁自动售票机前买票。不会,没关系,看老外怎么干。第一个划的是信用卡,没辙,现在还没有能在伦敦用的信用卡。第二个,掏出了零钱,我靠,英国的地铁售票机居然可以识别纸币,而且还能找零,开眼戒了。于是走到触摸屏面前,选择了单程车票,接着一个问题难住了我,z1;z1…2;z1…3;z2…3;z1…4等等,这是什么东东?我问那个女孩儿,她也不明白。这时后面一个白人妇女发现了问题,问我们:“rr?”想看书来
13。伦敦地铁素描
我指着屏幕,问她,白人妇女看了一眼,笑了,问我们:“?”
我记着学校报到指南说的地铁站,“rpr!”
妇女笑着,替我们按了z1;接着投入10磅的纸币,找了我4磅多的零钱,小姑娘坚持要自己买票,我也没有阻拦。早听说了,在国外制非常普遍,谁想请客一定要事先说清楚,否则,大家默认的就是制,即便是买张地铁票这种小花销。这比国人的虚伪好多了,很多时候,看着两个成年人在汽车上为了付钱买票撕扯在一起,像打仗一样,就觉得这个民族特虚伪,特能做表面文章。
上了地铁,就是一路飞奔。开了半个多小时,忽然间,地铁开到了地面上了,完全成了火车。这下子,我有些心慌了,这,不对呀,地铁,地铁,怎么忽然从地下开上来了?是不是坐错车了,坐上火车了?
那个白人妇女坐在不远处,似乎看出了我们的慌乱与怀疑。她走过来,耐心地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在brr换成rp或者;然后才能到rpr。她接着向我们解释了z1;2;3;4的意思,大抵是伦敦由里到外分成6个区,相当于北京的1环到6环,在各个区域之间的地铁票价格不一样,自然越远就越贵。我自然问她,这个rr怎么走在地面上了。妇女被逗笑了说,在z2也就是2区以外,很多地铁线路都在上面行驶,因为空间够,不需要挖在地下,她似乎看出了我们是中国人,开玩笑说,“pp。”不知怎的,她这句玩笑让我有些不舒服,似乎在嘲笑我们中国人多,中国人是庸碌的芸芸众生。
于是,我不再跟她搭话,和小姑娘一起看着地铁车门上方的路线图,逐渐明白了方向。这跟北京的一样,就是换成了英文字,线路当然要复杂多了。有人说伦敦的地铁就是一座迷宫,一点儿不假,建成有300多年了,无数次的扩建,现在已经像一个蜘蛛网了,连接着伦敦几乎每一个角落。
地铁里的下班的人群和北京没什么区别,行色匆匆,一脸疲倦,有的干脆买了快餐在车上吃,还有人看报,看书,玩手机。跟中国不同的是,看书的人比较多,这点体现了英国人的深沉和内涵,中国人普遍的文化素质太低,都是文化快餐消费,能看报纸的就不错了。而英国人喜欢思考,喜欢深邃的东西,所以书是英国人的最爱,能写书的人,无论是多么枯燥冷僻的书,都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另外,也有人在玩儿填字游戏,这也许是字母文字最大的乐趣吧,反正我觉得这种游戏真没意思,不明白为什么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白人这么喜欢玩填字游戏。
小姑娘显然还想着她的行李,一脸的不快。初到伦敦应有的好奇与新鲜感荡然无存。心理挺可怜她的,于是安慰她说,“别想着你的行李了,丢了什么都可以再买,这里是发达国家,什么买不着!”
小姑娘笑笑,没说什么。
14。被老外看不起
从rpr地铁站出来时,已经是夜晚了。我也几乎要累瘫了,殊不知,还有更艰难、更有意思的遭遇在等着我们呢!
走上了伦敦的街道,迎面扑来是初秋温暖的夜风,映入眼中的是闪烁的霓虹和来去匆匆的行人。除了满街的洋人面孔,还有马路上靠左侧行驶的汽车,我看不出与北京有什么区别,这种大都市看来大同小异。不远处是一家麦当劳,我提议去吃晚餐,女孩显然也饿了。走了两步,她忽然说,“我不想去麦当劳,你知道,那里的服务生都是些印度人,他们右手吃饭,左手是用来,你知道的……”
小姑娘不好意思说出口,我一下子明白了,也有哥们而跟我说过,印度人上厕所不用手纸,大便以后,就用左手抠干净。这是他们那个民族的传统。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想起来就让我恶心。经小姑娘这么一提醒,我的胃口一下子没有了。
于是,我们决定在街边买点儿小吃,选了两个小店,店主都是印巴人,小姑娘和我相视而笑,都退了出去。终于在一个街边的报亭,找到了一个白人小伙子在卖汉堡、三明治、还有英国馅饼之类的小吃,都是那种用微波炉一热就可以吃的东西。我们一人选了一个汉堡,小伙子问我们要不要咖啡,我心想,也不知道折合多少人民币一杯,想了想,有些吝啬,便说不要。小伙子似乎没想到,又问小姑娘,小姑娘要了一杯可乐。英国小伙子居然鄙夷地看了我一眼,就像我看乡下人一样,这让我非常气愤。
后来,我发现,英国人下班都有在路上喝一杯的习惯,所以纸杯包装的热咖啡几乎是他这种小店的头牌热销商品。由于英国人有下午茶的习惯,所以下班的时候饥肠辘辘者不多,像我这样要汉堡的就很少,而要汉堡不要咖啡的简直就没有。
不过,人到异乡就得想开些,拘泥于这些小节还不得把你累死。反正英国人都有绅士风度,即使你做出了非常b的举动,他们也会很礼貌、很温和地表示不满和嘲笑,至少不会让你当面下不来台。对比国内我所遭受的种种糗事,这真算不了什么。
街上来去匆匆的,倒有不少靓妞,我发现伦敦是个多元文化的熔炉,大街上什么人种的人都有。也许是夜色有些昏暗,也许是今天太累了,也许是旁边跟着个小姑娘,也许是初来乍到,我没有像以往那样,瞪大了眼睛,贪婪地、色迷迷地盯着迎面走来的小妞。挺遗憾的,本来,登陆英国后第一件事就是要看看街上的靓妞。
接下来的事情,更加蹊跷,我按照招生简章提供的报道地点,寻找’;明明就在这个街区附近,可是按照门牌号一个一个地找下去,忽然之间就中断了,活生生的一个号码居然就没了,你说怪不怪?
小姑娘翻来覆去地看着地图,也摸不着头脑。我们顺着大街又绕了一圈,却发现这条街似?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