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站养生桩前,应排除大、小便,并把衣扣腰带松开。
2。站养生桩结束后,可拍打一下双肩,做一些柔和的伸展动作。
3。饭前、饭后一小时不宜练功。
3。身体的守护神就是我们的心意——善养神的人才长寿
道贵常存,补神固根,精气不散,神守不分,然即神守而虽不去,亦能全真,人神不守,非达至真,至真之要,在乎天玄,神守天息,复人本元,命曰归宗。
——《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钻究养生之道多年,在桩法的修持上感觉站得越多体会越多,虽然只是一个姿势站着,没有其他动作,但永远不觉得枯燥,永远感觉自己是在进步,每天都有新的变化。为什么会如此呢?是因为站养生桩不光调整了筋骨、调动了气血,更微妙之处在于养神。这也是中华传统养生法优于其他运动锻炼之处。
《黄帝内经》曰:“粗守形,上守神。”在掌握了抱住健康的基本姿势之后,就要进一步安养人的心神了。到了这个阶段,意拳(大成拳)创始人王芗斋先生曾有过一个精辟的论述:“不求形骸似,但求神意足。”注重在精神层面的调整。我们知道,唱京剧要有神韵,否则就是京剧歌,而不是京剧;打太极拳同样要有神韵,否则就是太极操,而不是太极拳。站养生桩也要站出桩的神韵来,不然就是枯木一棵了。
我刚开始练站养生桩的时候,把姿势调整好之后,老师总是不断强调要精神集中,身体放松,但试想,年轻小伙子哪有那么深厚的定力呢?后来练习得久了,我发现越想排除杂念,杂念越来,更加思绪纷繁,反而造成精神紧张。我索性听其自然,采取来者不拒,去者不留的态度,反而容易进入状态。王老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在站养生桩时设想自己身如大冶洪炉,无物不可陶熔。精神上要将自己放大,顶天立地,有吞吐宇宙的气概。孟子讲“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后人不明白怎么个养法,还以为是圣人的一个比喻。其实站养生桩才是养浩然之气的不二法门。
站养生桩时,我们可以想象自己是在公园里散步,观赏着美丽景色,呼吸着新鲜空气,甚至嗅到松柏树散发出的阵阵香气,这时的思想和肌肉将自然地进入一种状态,正是养生桩所要求的放松状态。接下来,可以设想站立在齐胸深的温水中,身体随波晃动,在煦暖的阳光下,舒舒服服地站着。眼里看着外界秀丽的风景,心里想着舒畅美好的事情,然后把注意力放在身体上,感受一下身体各部分是否放松了,有紧张感的部位,稍稍地调节一下。等身体放松下来时,用心感受身体与水波之间的阻力,感受阻力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调动了全身的皮肤毛孔,使它们也进行了互动。如此持之以恒地站下去,日久功深,会觉得全身毛孔似乎都在呼吸,这是身体充分放松、人体阳气充沛的表现,阳气敷布全身,浑身上下犹如武侠小说中描述的护体神功那样,有了一个坚强的防护层。达到这种境界,还有什么病痛能侵害到你呢?
【用之有道——武医师如是说】
练习养生桩一段时间后,多数人会发现自己说话变得浑厚有力,底气也足了。我有一位朋友,站养生桩几个月后,走夜路不害怕了,胆子明显大了。平时在领导面前不敢大声说话,现在也变得落落大方了。这是站养生桩调动了人体心阳之气的结果。
(bp;4。一抱通经穴——长生的真诀就在你的脚下
阳气起于足五趾之表,阴脉者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故阳气盛
则足下热也。
——《黄帝内经?素问?厥论》
近来敲打经络穴位的养生方法很流行,有的人敲打之后确实有效果,还有一些人敲打之后引起不适,从临床角度来看,敲打经穴的养生法也是需要具体辨证的,之所以敲打经穴引起不适,是因为没有辨证施治,引起气血紊乱造成的。有个朋友对敲打经穴有所顾虑,向我咨询有没有一种不用敲打也能通经活络没有副作用适合于所有人的养生方法。问我这个问题的朋友很聪明,他善于从整体去把握事物,敲打经络穴位着眼于局部细节,忽视了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长期在一个点或一个区域敲打刺激,会使局部的机能亢进,反而破坏整体平衡,失去了养生治病的应有意义。
朋友的这一问,让我想起了每天都坚持习练的养生桩。站养生桩就是这样一种整体性的养生方法,不用花费心神辨证施治去寻经找穴,静静地这么一站,健康就随之而来了。
养生桩不需要敲经打穴,不讲周天运行,也不讲意守丹田,而是以形控意,来调整全身,不但筋骨、气血、脏腑功能得到增强,连人的神意都能得到很好的调养。不少练过养生桩的人,性格和气质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遇事更加豁达从容,意志坚强而富有魄力,这是敲经打穴之法无法比拟的。
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一休的师父经常跟他说,悟性就在你的脚下。其实站养生桩养生的最大玄机也是如此,这也是经过多年的摸索体悟出来的。
点透这个玄机之前,我先讲一下养生桩足下的要领:
站养生桩时,要把重量放在前脚掌的三分之二处,想象足跟下各踩着一只蚂蚁,既不能把蚂蚁踩死,也不能让蚂蚁跑掉,体会那种细微的劲儿,脚后跟始终要有点虚悬的意思,不要真正离开地面。虚悬的目的是为了把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三条阳经的经气调动起来。一个简单的足跟踩蚂蚁,启动三条阳经上的养生大穴: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主一身之筋,该穴有强筋壮骨之功;足太阳膀胱经的承山穴,可以祛湿升阳,对排除体内湿邪有奇效,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自古就有长寿穴的称谓,是全身性的强壮要穴,增强气血功不可没。三条经三个大穴同时启动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