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尽在掌握的信心,让郭书记的言行不再内敛,开始张扬,开会时抢着发言,讲一些标新立异的看法,驳斥一些副手的言论……理由只有一个,他是将来东江市的老大。
言多难免得罪人,在班子里有一位市委的齐副书记,资历很老年龄也不小,他并不想在仕途上走多远,只求一种尊重。哪成想郭书记竟在一次市委班子会上,毫不留情像训狗似的当着班子成员的面,教训齐书记,这让齐大为光火。
论根基,齐书记不比郭书记差,甚至还要牢固一些,于是齐的一些老部下便打抱不平,开始收罗郭书记的一些“罪证”,关于他与江燕的风流韵事,自然是重中之重。
一封检举信被邮寄到省里,内容很暧、昧。不多日子,省里那位郭书记走关系送古董的领导,一个电话将郭叫到省里,一见面便爱恨交织地教训道:“小郭呀,挺精明的一个人,怎么就不理智呢,收敛些吧。”
说完,那位领导将检举信递给郭书记。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上面的内容很详细,还配有拍摄的照片。郭书记不禁后脖颈发凉,多亏省里的这位领导处理,换了别人他郭书记就可能不知不觉中,失去副进正的机会,还可能毁了自己的仕途之路。
从省里回来,郭书记暗自庆幸之中,还是郁闷。闭门思过找出症结:夹着尾巴做人的道理,怎么就忘了呢。
郭知道,能与他抗衡的副手,在市委只有齐书记,于是他拎两瓶茅台酒,又带着一只炸鸡,还有猪耳朵等熟食,主动上门找齐书记套近乎。
其实齐书记并不是阴暗之人,告状的事他也不清楚,是他的手下干的。所以见郭书记亲自上门,心存疑惑,被动地应对道:“郭书记这么悠闲啊?”
“不闲也来看看您,最近的心里气不顺,有些风言风语的搅得我很烦,到您这来排解排解啊。”郭书记一段不见外的话,将齐书记搞得蒙呼,但聪明的他马上明白郭书记的意思,也猜测部下可能与此事有关,便接茬道:“不要太在意,工作嘛,哪有一帆风顺的。”
从齐书记的言语中,郭书记判断出齐书记不会继续抓住自己小辫子,便诚恳道:“我也有不对的地方,怪不得人家嘛。”
一顿酒菜,拉近两人的距离,也让一些想治郭书记于死地的人,也蔫了气。
齐书记很清楚,男女之事只要不抓在床上,就不能给予定论,净弄些可有可无的事,如同隔靴搔痒,弄不好会伤了自己的名声,况且郭书记上得这么快,一定有他的诀窍,不似自己是靠老资格,“赏”给一个官当,郭是被当成接班人的,大势已定,何必做一些无用功呢。
消停了一阵,郭书记让江燕搬家,刘局长给掂对出的一处住房,是一个很幽静的小院。
既然离不开美人,就只好躲开不利的因素,继续偷情。
第八十章布下网络
有了被告省里的经历,郭书记学乖了。他认识到,要想在仕途上走的远,必须从上到下都有人。于是,他决定改变过去的被动局面,下面要有一些为自己效力、掌握机关动向的人;上面要有能给自己平事的领导。
郭书记既定方针后,开始笼络人心。他不找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才,也不愿找那些资历老的人,而是专门培养看起来没有希望的人,因为这些人只要给一点好处,他便拼命地回报,不惜代价。
郭,一张布满市委、甚至市政府的一张干部网,他要在许多部门安插自己培养的亲信,做到耳灵、心灵、手灵,他不想像上次似的,告他的材料邮寄到省里,他还蒙在鼓里。
市委将要干部大洗牌,郭书记决定抓住这次机会,预先找一些干部谈话,市委办公厅的几位秘书,他都找个遍,试图在谈话中找出可利用的人。
果然,精明的齐书记的秘书李新,看出大势后,主动朝郭书记靠拢道:“郭书记有用我的地方,我当效犬马之劳。”
“哈哈,打仗需要的是了解地形,管干部需要了解人心啊。”郭书记见李新如此表态,试探着看他一眼。
“郭书记说的对,有什么吩咐请指示,包你满意。”李新进一步表白立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