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4 / 4)

+A -A

        水镜兰这才注意到妙玉身边这个小宫人。望着东篱双虽然稚嫩但是清秀的脸,水镜兰差点口水都流了下来。自己宫中的宫人,个个都已是残花败柳,不再新鲜。面前这个小宫人,纤细的身材,清秀的眉目,关键是有着成长的空间,让人期待。

        “少爷。”落梅捅了捅妙玉,水镜兰的色样被她看在眼里,不由得十分担心。

        “嗯。”妙玉顺着落梅的视线看去,水镜兰紧紧盯着东篱双看的急色模样让她一阵恶心。怒火从心头升起,妙玉不悦地瞪着水镜兰。

        水镜兰收回垂涎的目光,装作尴尬地低头。心下恼恨妙玉,这么美丽的小人儿竟然在她宫中,母皇真是太偏宠她了。

        “咳,收回你们的心神,好好听课。今天我们讲的是帝王之道。你们都是皇女,将来都有可能继承大统,尤其是太子,如果不成意外,你一定会是下一任女皇。作为皇女,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帝王之道。什么是帝王之道呢?——”景月文开始讲起来。

        妙玉收好情绪,不再理会水镜兰的挑衅,专心听了起来。对于帝王之学,她本就是一个门外汉,有了景月文这样的名师,自是要好好学习。

        水镜兰虽然不忿,可是景月文的严厉她是知道的,只得全神贯注听着。

        其他两位皇女和落梅也是用心地听着。

        而对于首次听课的东篱双而言,更是觉得新奇,听得更加认真。

        御书房内,景月文徐徐讲来,听呆一干人。

        第二十三章帝王之道

        “帝王之道,首在于衡。在上,不宜独宠妃嫔,雨露均沾才能均衡。在朝,大臣之间的矛盾,要善于平衡,不能听之任之。在下,黎民百姓的疾苦要多多体谅,国家的政策要持之以恒,不能经常变动。其次,在于用,大臣的才能可用,要善于发现臣子的优点,并充分发挥她们的才能,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黎民百姓的心可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心所向,才能长治久安。一个帝王,不一定要有霸气,也不一定要聪明过人,但是如果能做到这两点,可以称之为英主。最不济,也能守住祖先打下的基业。”景月文讲到这里,喝了口水,看了看下面听得入神的几人,微微一笑。

        “太傅,您讲的这几点,我有些疑义。”水镜兰见景月文停下喝水,知道她想看看大家理解了多少,所以抢先发言。

        “讲。”

        “太傅,你讲的道理我懂,但是我觉得,那些老百姓不过是能吃饱就好,她们并不能左右大局。您讲的什么体谅百姓的辛苦和民心,是帝王之道,未免流于形式。”水镜兰说到黎民百姓,一脸的不屑,这些人在她眼中不过是一群蝼蚁,想杀就杀,想剐就剐,比家禽多不如。

        “二姐,我不同意你的观点。百姓虽说卑微,但是要她们吃饱并不是那么容易。一天吃饱可以,一月吃饱也容易,但是让她们年年都吃饱就不容易了。所以,太傅才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灾,百姓能够认命,人祸,百姓可不能认了。所以历史上有多少人忽视了百姓的心,导致国家败亡的下场。”水镜雪别看年纪还小,却看的比水镜兰还要透彻。

        “四妹,你说的有点夸张。虽然我不觉得二姐说的有理,但是你说的也太悬了点。不过是区区老百姓罢了,能吃多少的粮食?何况我国国富兵强,她们哪里来的造反理由。”水镜月倒是乐观的很,一切在她眼中都是美好的。

        “太子怎么看?”景月文没有评说三人的看法,转向妙玉,问道。

        “太傅说的很有道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讲得好。臣心为重,民心也为重,如果朝中大臣都懂得这个道理,一切都能以民心为重的话,国何愁不富,兵何愁不强!”妙玉淡淡地道,没有激动,也没有冲动,却字字句句如同重锤,敲在有心人的心上。

        “嗯?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红楼之绝妙无双 第13章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