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2 / 4)

+A -A

        为妈妈花钱,比为自己花钱更快乐。

        服务生笑容可掬地将包装精美的蛋糕递给她,忽的变了脸色,扬高声调喊,“喂,你们干什么呀?还有客人在呢!”

        柳陶然回头看向门口,竟然有人把蛋糕店的两扇玻璃门关起来,从外面落了锁。

        她一凛,赶忙跑到门边朝外喊,“快开门,有话好好说啊!我只是来买东西的顾客,快放我出去!”

        门外的人不予理睬,一脸淡漠,衣着却过于朴素,眼角眉梢和一双大手净是体力劳动者特有的沧桑和霜尘。

        这样的人站了七八个,除了无奈还有愤愤不平的情绪。柳陶然出于职业敏感,回到柜台前问服务生,“他们是什么人?是农民工吗?”

        “嗯,是啊,来要工钱的,这已经第三天了,说是今天拿不到钱就不走。”

        果然不出所料,这蛋糕店刚开张不久,口味和服务都极好,店内外崭新的装潢也高端别致,现在看来必定是装修款还没有付给工人们。

        农民工辛苦一整年,到年底拿不到工钱回家过年,自然要上门讨薪的,等不到有话事权的人出面,只能出此下策把店给锁了。

        店里的服务生也不过是拿份工资为人打工而已,只是赶巧把她这个客人也一道给锁在里面了,而且中午生意冷清,就她一个客人。

        其他人遇到这样的情况可能单纯觉得倒霉,可柳陶然是跑社会法治新闻的记者,年底这个时候亲历农民工讨薪的事件,正好踩到了她的职业兴奋点。

        她放下蛋糕,拿出手机给报社编辑打电话,把自己的境况说给对方听,“……嗯,我被困在蛋糕店里,讨薪的人在门口围了一圈。这题材的稿子现在要吗?我能写好。”

        编辑比她还激动,“要,当然要!这种亲身经历很难得,陶子你给我好好写,别忘了呼唤正能量,现在就要正能量!”

        陶然还没挂电话,余光就瞥见了门外深色的制服剪影。

        店里被困的店员报了警,辖区派出所值班的警官来的很快。

        陶然赶紧从包里拿出随身带的相机,2。8的定焦光圈,还能当作录音笔来用。快门刚按了两张,正在问话的警官就机敏地回头看了过来。

        深邃俊朗的轮廓,皮肤是健康的蜜色,留着墨黑的短发,身形高大却没有压迫感,深色的警服极为熨帖地穿在身上——就算是合体剪裁,也未必每个人都将职业化的衣裳穿得这样精神。

        也许不关外形身材的事,是凛然的气场支撑着。

        陶然跑法治新闻,公检法都认得不少人,这位不算有交情的,可是如此出众的人物,见过一次就很难忘掉。

        陶然知道她的正能量来了,连忙贴在玻璃门上喊道,“姜队,姜队,我是晚报的记者柳陶然,麻烦你先放我出去!”

        姜禹剑眉拧到一起,倒还没来得及多说什么,身旁的农民工先上前几步,隔着门提高嗓门用乡音问柳陶然,“你说你是记者?啥报的记者?”

        “晚报,我是江临晚报的记者。你们有什么困难可以跟我说,我写成报道就……”

        “等一下。”姜禹打断他们的对话,客气地拉开那位农民工,“现在不是接受采访的时候,解决问题拿到工钱才是最重要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硬闯 第1章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