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阅读 (3 / 5)

+A -A

        吃完饭,丁凤鸣是习惯午睡的,但哪里睡得好?岳母娘和小玉在前面洗洗涮涮,有一句没一句说话。丁凤鸣起来,想到外面走走,一眼就看见旁边已拆得残缺的刘红红家。

        从原来门的位置走进去,屋里满是断砖碎瓦、烂衣废纸等。墙上还贴有发黄的报纸,丁凤鸣凑近一看,却是十几年前的。墙角有一个酒杯大的洞,洞口堆了一堆新鲜碎土,分明是老鼠们新近安的家了。一张三条腿的小木桌歪倒在地上,桌面被砸开一个大洞,反面用毛笔写的“1985纺织厂”几个字还清晰可辨。一册挂历扔在地上,挂历上的美人仍在搔首弄姿,艳丽如昔,眼角处却散落了几粒老鼠屎,牙齿也被屋檐水染成了黄色。

        里间原是刘红红两口子的卧室。后面的窗户被抠走了,墙外面疯长的野草便一览无余。稍远处是一栋同样结构的旧房子。有风,枯草瑟瑟,如妇人的碎语。房里还留有明显的床脚印,床却不见了。刘红红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留下的印迹竟然只有几个床脚印了!丁凤鸣就有一种冲动,想看看自己睡的床是否也留下了脚印?一件紫色的束腰衬衫斜挂在墙上,几乎撕裂成两半。丁凤鸣见她穿过的。这件衣服刚买时,她穿了悄悄问他,好看吗?他说好看,你穿什么都好看。她就轻快地转了个身,长发飘起来,腰间的白肉一闪,又一闪。

        墙缝里似乎塞了东西,抠出来一看,是张写了字的纸,纸里包着一个琥珀色的发夹,发夹有了裂纹。纸上写着:7月19日,28元;7月20日,17元;7月21日,32元;如此记了一个月,合计写了755元。又写开支,还某某300元,交电费元,交水费元,买米38元,买油26元等,结余元。反面乱七八糟写了几句话:生活啊,像一团麻。环球发展有限公司。赵麻子,我日你妈!月薪5000。丁凤鸣把发夹及纸条收好,再去那墙缝里抠,又抠出一个发簪,仔细擦拭干净,赫然是银的。上面花纹古雅,造型朴拙,显见有了不少年头。

        伫立在这残垣断壁里,丁凤鸣神思恍惚,一时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一阵风吹来,忽地就转了个弯,在房里盘旋一圈。蜘蛛网一荡一悠,蜘蛛就慌忙朝网中间逃走。残纸枯长。后听人介绍说,此茶夏能消暑解热、冬能祛寒去风,食欲不振者,能健脾开胃,精神萎靡者,能益气提神,便益发喜欢。另外如刀切面、盐酥饼、垛垛糕等,也极具特色。谈判之余,德国人一行便结伴寻一干净的小店,一人一杯姜盐茶,点几样小吃,一边喝茶一边闲聊。

        这晚,德国人和翻译照例又寻了一家店子。这店子才开张不久,老板见来了外国人,格外高兴,对旁边坐着的几个食客吹嘘说:“看见没得?我这店子才弄,就有国际影响了!”

        对方说:“喜死你个狗日的!你上了岸,有好日子过了,我们还不晓得到哪里混饭去。”

        上河图脓包破了(7)

        老板说:“不是说到上发厂去吗?”

        对方说:“去个卵!人家说没得这回事,多半是黄大宏那老日的哄我们的。”

        老板说:“听说市里开会作了决定,黄大宏有多大的胆子,敢胡说八道?”

        对方说:“那就是上发厂胡说了?”这样一来二去,几个人怨气满腹,越说越激动。可巧这其中有两个人说普通话,德国人就听了个七七八八。后来德国人主动加入进去,那几人哪知他们的用心,益发说了个痛快。

        后来德国人又实地去了机械厂,因未叫翻译同行,情况就不太清楚。

        队长做事精细,回来后又到那家小店取了证,并想办法找到那几个食客,录了口供。马千里看到这些材料,简直哭笑不得,叫秦明月把材料复印,给袁之刚的办公室送去了一份。

        第二天,朱本贵和沈力坚决不要丁凤鸣陪了。丁凤鸣无奈,在电话里把情况对夏馥说了,夏馥说:“他就这个脾气。”便挂了电话。

        丁凤鸣不想回办公室,一时间又无处可去,在街上转了一圈,索然无味。想了想,还是和胡老七联系,问那笔生意进行得怎样了?

        胡老七说:“有门路了!”

        “你说详细点。”

        “还以为他真是特殊材料做成的呢,原来也有弱点。”

        “什么弱点?”

        “好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上河图 第12部分阅读 (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