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阅读 (2 / 9)

+A -A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观点:孩子如果没有游玩的小朋友就会变得自负或者任性。这种观点极端错误。

        在我看来,真实情况恰恰相反:只要不加选择地让孩子们在一起玩,他们就互相逞能,有可能变成利已主义者,结果沾染上狡猾、虚伪、说谎、任性、嫉妒、憎恨、傲慢、说坏话、争吵、打架、诽谤、挑拨等坏品质。

        让儿子和其他孩子进行有限的接触

        我这种让儿子与其他孩子少接触的方式,最大的好处是使孩子能心态平地处理一些事情。

        由于儿子在家里没有争吵的机会,所以就不像有的孩子那样容易激动。

        不管怎样坏的孩子,都不能使我儿子发怒。他被大多数孩子所喜欢,从不吵架,现在儿子已长到14岁了,从未跟别人吵过一次架。

        儿子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因为学问上的问题经济和同学们交换意见,但决不伤害他们的感情。由于儿子与学友们相比年龄小得多,他的表现容易引起其他同学的嫉妒,但由于他坚持真理,以理服人,就自然得到了很多朋友。他们中有的人和儿子非常亲密。我知道这些情况后常常流下眼泪,从心里感谢这些可爱的青年。

        在小卡尔的成长过程中,我并不是绝对禁止让他和孩子们一起玩,而是提倡在父母的监督下让他们相互进行有限的接触。由于是有限掣是接触,他们就会互相客气,就不致串通一气去干坏事。当然前面提到的那些弊害也就避免了。

        有一次,卡尔的姨妈带着他的儿子海因里希来看望我们。由于姨妈一家住在汉堡,所以卡尔与表兄海因里希从未见过面。

        海因里希比卡尔大两岁,已经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了。由于海因里希也接受了较好的教育,也是一个知识丰富的孩子,所以他们一见面就成了好朋友,也找到了许多共同的话题。

        尽管他们都是有教养的孩子,但他们毕竟还都是不太懂事的孩子。相处时期一长,他们之间便渐渐地产生了矛盾。

        由于我不愿太多过问孩子之间的事,超初也没有去管他们。

        头几天中,他们的矛盾只是表现在互相不搭理上,可有一天,他们突然在院子里拼打起来。

        我和妻子以及卡尔的姨妈立刻跑过去将他们分开,问起原因,他们居然是为了争论历史书中的某一个问题。他们为了某一个历史事件而各持已见,谁也不能说服谁,到后来就通过打架来解决。

        我想,在孩子们之间发生这种不愉快的时候,如果没有大人在场,那么一定会向更恶劣的情况发展。

        幸好,这一天这两个孩子的长辈都在场,在我们的劝解和教育下,卡尔和海因里希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承认这种靠武力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永远不正确的。

        没多久,两个孩子又和好如初了。

        我对儿子这样的限制,结果证明效果非常好。由于他没有沾染上各种恶习,就不会同别的孩子争吵和打架。即理有的孩子恶意挑衅,也可以巧妙地避开。因此,凡是和儿子接触的孩子,很快就喜欢上他了。

        我曾经带着儿子去过好多地方,回来时,那里的孩子常常在依依惜别时流泪。

        我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断言,认为如果孩子没有玩友就没有乐趣,并将造成精神颓废,变得孤僻等等说法是错误的。

        我不赞成因为孩子喜欢同孩子们一起玩,所以就非这样做不可的说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婴儿教育---卡尔威特的教育 第10部分阅读 (2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