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
杨叶这番话说完,大厅内一片掌声,不少人都有点明白他这番话的用意。
接下来,杨叶语气变得平和谦虚起来。
“其实杨叶也没做什么贡献,是借鸡生蛋,洛斯德也是误打误撞,植物发电以及净水液都是我们实验室那群兄弟的功劳。”
“我昨天想了一夜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把奖项给我。难道就应为我是残疾人(神经病)?然后特殊照顾?”
(呵呵呵,现在和电视机纷纷轻笑。)
“华夏有14亿人,与我同名同姓的少数,与我同样拥有科学梦想也不在少数,为什么我就能做到,你们不能?”
“难道14亿大国,找不出第二个年轻人。非要这群老前辈来每年过来撑场吗?”
说着,杨叶转头对一旁90高龄的李院士问道:“老李同志,你们谁想来?”
“孙子,你爷爷有关节炎。”李院士假装恼火的挥舞着拳头。
他这句话无疑表明了态度。
杨叶这番话,的确触动了这群老一辈科学家的心。
从90年代华夏科学界就开始出现‘供血不足’的现象。
2000年开始,大批的高材生涌入国外留学。然后一去不复返。
进入2010年,华夏科研虽然如茶如火的开始发展,但根本上却没有拔尖人才的出现。
一个泱泱大国,14亿人口,60年居然出不了一个诺贝尔奖得主。
说实话,这些老一辈的科学家早就想‘退位让贤’了。
“看,老爷子有关节炎还要来参加颁奖典礼。这奖拿的真不容易。”
“呵呵……”现在笑声零星的响起,更多是深思。
说到最后,杨叶深吸了一口气,凝视着镜头道:“现在开始,我希望年轻人能拿出一股锐气来!”
“买不起房,你可以抱怨国家……”
“考不上大学,成不了科学家,无法实现梦想,你还能抱怨国家,抱怨政府吗?”
“我杨叶什么情况,估计大家比我自己更清楚!我能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吊丝,站在这个舞台上,为什么你们不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