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电子生态棚建成后,杨叶又利用自己在计算机领域的专长,利用简单的帘布、发动机、绳子、以及红外线感应器。就制造出了一套控温装置。
经过两个月的生长,生态棚里的植物以及初具规模。
通过对湿度、温度以及阳光控制,生态棚的环境已经算是另一个生态系统。
植物喷出的氧气和水气增加了空气湿度,适当的的湿度在顶层面板凝结成露珠,露珠化成大雨回归地面重新被土壤吸收。
植物的根茎在吸收水分的过程,慢慢改变戈壁的地质结构,让沙土更加松软并富有粘合性。
当植物叶子腐烂后,会化作有机肥和碳物质供养新的植物。
这就是原始地球的一个生态缩影。
而杨叶只用业余时间,就造就出一片独立的生态体系举动,给团队成员带来了极大的心里感触。
不少老前辈在吃上‘野生菇炖肉’时,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们过去用了30年做研究,不敌杨叶2个月的业余实践。
没有学术报告,没有座谈会,杨叶只凭着一时的兴趣和对科学理念的独到见解,就在沙漠中制造出一片热带雨林。
如果不是杨叶的话,恐怕这群老专家还在纸上谈兵,等着哪天老天大发慈悲。
这些老专家在杨叶的身上看到:
科学不是无影无形,而是一种真真切切的力量,只要你的脑中有科学知识,就能把它转化成实质的力量!
杨叶在一次晚餐上也和众人讲过他对科技、科学的看法。
无论是自然生态学,还是微观的细胞学,或者物理学洛斯德元素,都是来自宇宙的一种‘法门’。
科学也未必是宇宙的真理。
就好比科学是一条路,这个宇宙的路千千万,想要抵达目的地不一定非要依靠科学。
你把它看做成一种工具,你就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如果你将科学看的很‘高大上’,用它来目空一切……
那很抱歉,你的永远无法获得科技真理。
就像是西方人对中医的否定,认为这是一种巫术,最后病被治好了,非要再把荣誉归功于人的免疫系统。
那又是谁治好的免疫系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