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那个烧钱导演卡梅隆,竟然还没拍摄完!
上帝啊,我问候你母亲!
某人呐喊。
此刻他的心情,用前世很流行的术语说……太坑爹!
不过还好,就在去年十二月份,《泰坦尼克号》终于登陆北美各大电影市场,开始票房并不佳,雷蒙先生甚至有自杀的冲动,可是紧接着,票房却逐步出现奇迹!
是的,《泰坦尼克号》的票房开始变好了,尤其在海外市场也收到了很不错的上映效果,轰动效应让1997年成了派拉蒙转折的一年。
不过,由于投资《泰坦尼克号》力度过大,虽然票房不错,分账方面却和福克斯产生了矛盾,两家大公司在打官司。这不仅浪费了时间,更浪费了金钱,最气人的是由于派拉蒙之前搞得太生猛,以至于公司小金库疲软,没了多余的资金投资别的电影项目,只能在外面玩打猎,购买一些小公司制作拍摄的电影,利用自家的院线发行上映……反正,自家院线闲着也是闲着,能赚一点是一点。
恰好,万圣档到来。
又恰好,易飞扬宣传《鬼影实录》的“鬼故事”又够漂亮。
而新晋的派拉蒙雷蒙先生又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鬼故事迷”,最喜欢听一些新奇的故事。
于是,很自然地,正愁没戏上映的派拉蒙,就找到了梦幻影业,说难听点的叫做,婊子遇到嫖客,一拍即合。说好听点的就是,英雄惜英雄,互相帮衬一把。
易飞扬代表梦幻影业公司,与派拉蒙电影公司代表签订了合作协议,内容很简单,主要是确定未来票房该如何分成。
实际上,在好莱坞,电影制作方与院线发行方的票房分成存在三种模式。
第一种,传统固定分账模式。
对于“一次性”确定电影票房四六分账比例的传统模式,好莱坞业内呈现两种态度,一种认为,只有部分小微投资电影以及没有太多行业影响力的小片方才会放弃调整电影分账比例的机会,这些片方对于电影得到进入院线的机会已经很满足了,根本不会去主动要求浮动或改变分账比例;另一种则认为该方式比较稳妥,仍然会被大多数片方所接受。
第二种,票房梯次分账模式。
这种模式实际上适用于一些高投资、质量过硬,并且观众期待、片方信心度均较高的电影。
以今年《拯救大兵瑞恩》为代表的“票房梯次分账模式”,就是按照预计电影票房的成绩分等级划分分账比例的,通常片方分成比例会根据票房的增加而有所提高,例如,电影票房在2亿元之内时,发行方分成维持43%,超过2亿元部分按照45%分成,超过5亿元以上部分按47%分成。
“票房成绩是目前美国衡量电影赚钱与否的惟一标准,只有真正拥有高票房实力的电影片方才有最强的票房支配权,‘票房梯次分账模式’是目前好莱坞最为市场化的浮动电影票房分账模式。”某电影巨头语。
第三种,上映递减分账模式。
上映时间梯级分账模式既能为片方延长上映时间,又给放映方让出了一部分票房分成,因此一直被业界认为是最有可能实现片方和放映方双赢的分成方法。
目前美国好莱坞多数大片流行以这种方式调整分账比例,首周发行公司和院线的票房分账是7:3,次周是6:4,依此类推,影片放映时间越长,院线所获比例越高。
不过在易飞扬和派拉蒙院线代表签订分账协议的时候,却没有选择以上三种模式,而是采取了一种更加新?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