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不得不说,易飞扬过高地估计了自己旗下三部戏的潜力,或者说,前世这三部戏的口碑和票房过多地影响了他对于上映之后效果的判断。
1998年11月1日。
西方万圣节。
这一晚,大屏幕上群魔乱舞,群鬼呼啸。
基本上小电影公司全部都扎堆在这个鬼哭狼嚎的档期,什么僵尸,狼人,吸血鬼,还有戴着白色的面具的冷面杀手,统统跳了出来,在屏幕上大肆地表演着自己的杀人绝技,开肠破肚,鲜血横飞……
《月光光心慌慌7》,《惊声尖叫2》,以及《鬼娃回魂4》,这些拥有固定观众群体的电影,惹得青年人蜂拥不已。
而易飞扬曾经一手炮制的《女巫布莱尔》,如今续集上映,也凭借那还未熄灭的神秘感,和恐怖感,吸引了不少青少年观众。
相比之下,易飞扬的三部戏苦逼了。
《恐怖游轮》和《活埋》的上座率竟然不到百分之二十!
也就是说,一间拥有一百张座位的电影厅内,只有二十几个人选择了观看这两部戏。
电影节奏缓慢,画面不够血腥,没什么视觉冲击力,这是观众们最大的诟病。
“该死,今晚可是万圣节啊,竟然让我们看这样沉闷的电影!”
“我们要鲜血,要暴力,要血肉横飞!不要这狗屎的活埋,还有不断重复的游轮故事!”
“有没有搞错?这也是恐怖片吗?我怎么看了一点都不惊秫呢?虽然我才看了一个开头,但我可以确定,这绝对是烂片!”
……
“那个中国易真是没药可救了,还以为他多么厉害呢,原来就制作出这样的烂片!”
“哈,二道贩子,就是二道贩子!看看吧,什么狗屁梦幻影业的作品,简直是垃圾!”
“中国人本来就不适合拍电影,那个中国易也就是暴发户,看看现在,原形毕露!”
……
可以说,众多被血腥喂饱了胃口的青少年们,在万圣档期很难接受易飞扬拍摄的《活埋》和《恐怖游轮》,认为这样的戏过于沉闷和单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