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也已经和学校有了协商,只要每个月回学校参加月考,明年按时高考就可以了。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赵海铭再看刘洋,看着刘洋谦卑恭顺的姿态,心情也好了很多,“你放心吧,我最近一段时间会来店里坐镇。你不用担心这种情况,注意收集情报,另外,把收集来的情报都给我一份。”
“好。”刘洋答应的很果断干脆。
在这之后,两人又谈了谈以后的生意发展,但算来算去,却没有什么太好的发展方向。
现在的经济形势不好,不管做哪个行业,都有很大的风险。
相对来说风险较低的还是餐饮服务行业,刘洋的意思是做餐饮连锁,只要能做到海底捞、真功夫的水平,盈利还是没有任何难度的。
除此之外,除了风险投资,真的没有什么利润丰厚的生意了。
“说实话,在咱们华夏,百分之十利润的生意,都会让很多人挤破头。”刘洋笑着,悄悄的恭维赵海铭:“除非能有创造性的举动,比如冒险家,发明家,发现价值,或者发现价值的落差,才能赚到丰厚的利润。”
赵海铭也点了点头,不管在什么年代,探险和创造,永远是风险最高,也是最赚钱的生意。
而其他的生意,就只能拼规模,或者说拼垄断。
在不垄断的情况下,很多生意都是看上去光鲜,实则靠数量取胜。
比如高速公路,看上去好像利润丰厚,可利润的流向却有说法。对于承包商而言,通常年利润只有百分之八到百分之九。如果年利润能达到百分之十,就非常值得欢呼庆祝了。
当然,如果按照收费站的收费水平来算,利润最起码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几百,但账不能这样算。根据叶云的了解,里面的暗箱操作多着呢。
甚至连房地产开发,如果将房价猛压百分之二十,大部分开发商都可以先杀全家再自杀了。
房地产商人能赚钱,一方面是空手套白狼的手段要用好,另一方面就是靠数量取胜,一套房子一百万,开发商的利润只有一二十万,可他们一次开发几个楼盘,就是一百多个,甚至几百个一二十万,这些数据累积起来,就非常可观了——千万,甚至数亿,都有可能。
但不管怎么说,房地产是一个靠数量取胜的行业,它的暴利来自于垄断,而非创造!
除了垄断之外,只有风险投资,而风险投资需要经验和专业。赵海铭唯一能拿出手的商业间谍能力,还是半吊子。但赵海铭又不想去求叶璐琪!
所以赵海铭还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他不能将打败赵家的重心放在生意上——只要不违法,赵海铭永远斗不过能垄断经营的赵家。
如此一来,能用来对付赵家的,还是赵海铭自身的异能!
辞别刘洋之后,赵海铭想了想,还是决定打电话给宛星芸。
“找我有什么事?”很奇怪,宛星芸竟然有赵海铭的电话。在赵海铭打过去的时候,宛星芸就知道他是赵海铭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