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便收敛了微笑,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什么?”
“这件事不要告诉别人。”
“啊?”思晨连忙点头,“当然不会说。”
“因为……这会是将来我的自传上才出现的事,太早流传出去,就没新鲜感了。”
“嗤——”
这大概是从昨天到现在,思晨笑得最开心的一次。
而徐泊原依然一本正经,指了指自己的腕表,说:“回去吧,不早了。”
思晨忙说了再见,而他看着她的侧影,眼神渐次温柔。
作者有话要说:这周有榜单的字数规定,所以会日更。到了一定字数会,请大家谅解。
这篇文的留言虽然不多,每一条我都认真看了,读者都是很用心在写,有些评写得真漂亮……非常谢谢你们的喜欢。(还有,允许我八卦一下,每次都看到繁体字留言的读者,都想请问你是不是海峡对岸的呢?^_^)
最后提醒一下,留评的时候记得登陆,方便我以后送分。谢谢。
&>
天气顺势跨入初冬。
海大的宿舍没有暖气,也没有空调,每天晚上,思晨穿上好几件棉衣,又在外边罩上厚实的棉睡衣,捧一杯热果珍,坐在台灯下整理导师布置下来的敦煌卷子。常常是一个微缩卷子整理校对完,果珍已经凉得冰手,她便站起来,活动活动手脚,再重新泡上一杯。
这段时间,思晨自认为做了很多事。譬如她按照规定修完了硕士课程中的数门公共课;博物馆的工作也没耽搁下;而十二月份在敦煌会举办敦煌学论坛,会上发言的论文提纲已经交给导师审阅了,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烦恼却在于……那个似乎从来不为思晨学业担忧的老先生。每次一见她,就长吁短叹:“思晨啊,学问做得好是应该的,可是个人生活要抓紧啊——”
思晨敷衍的说上几句,他就继续说:“我最近还听说一个新词,是从老齐那里听来的,叫齐天大圣。”
老齐自然就是哲学院的老院长,不过齐天大圣……思晨一头雾水。
“老齐的学生啊,只要是女生,读了博过了三十,都没结婚。所以被人说成齐天大剩。”钱老师继续苦口婆心,“思晨,你可不要那样……”
不过导师的好心思晨很感激。最近的两个多月,徐泊原去了国外,而乔远川再也没有出现,这让思晨的生活不再像之前那样暗流涌动,闲时她便总想着,这份宁静得来不易。
敦煌大展也到了即将闭展的时候,参观者似乎更愿意抓住这最后的机会,每天人流的势头不亚于刚刚开展的数日。而思晨每周固定的一天,会接待一位特别的客人。
“看到了么,是这里。”手电筒的光亮照在某个角落,思晨耐心的指给吴媛媛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