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3 / 3)

+A -A

        正暗自窃喜的郭嘉还没来得及为自己的聪明庆贺,就感到自己飘了起来,脚不着地儿。好想被人抡在了肩上,这谁啊,怎么能这样,毁了我的形象啊。

        “彭彭”

        四人下了楼,不对,是三人下了楼,秦峰诡异一笑之后酒吧郭嘉轮在肩上。

        此时郭嘉腹内翻江倒海,几欲吐出,却又被颠了回去,苦水自知啊。想看看这是谁坑自己,眯着一只眼一瞧。果然是秦峰,这是故意的,绝对是故意的。又被坑了啊,天理不公,怎么不叫秦子风这厮入地狱啊。

        好难受,不行了,郭嘉终于抵不住摧残,幸福的晕了。

        这“三贱客”就是这么来的。

        颍川书院“三贱客”为祸书院,这是几乎所有书院学子的共识。没有人敢去挑衅他们,不是不想,是不敢。开始有不怕死的人,想要碾压他们,不过后果很难看,那几人最后无颜在书院待下去,狼狈离开。也有人想要以武会友,把秦峰他们的嚣张气焰压下,不过,没有等正主出手就悲催败在了一青衣少年手中。

        有人骂秦峰无耻,躲于人后,实非大丈夫。怎知秦峰一句“b,为什么要自己动手,有免费劳力还自己动手,那不是找罪受吗?以为我像你一样,猪脑子。高手是要有风骨的,不能阿猫阿狗一挑衅就自己动手是吧,有损风采啊。”把那些人气得吐血,之后见到几人就远远避开,弄的几人好似瘟疫一样。

        分隔线

        这一日,秦峰四人告别了荀爽。准备离开书院,到天下一游,他们在书院已经学不到什么了。书院的书都看得差不多了,荀爽等人也教不了他们什么,允许他们离开,行万里路甚读万卷书。

        至于郑玄,早就离开了,就连秦峰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走的。这老师还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抱怨了一句就没有再怎么说,荀爽只是看着秦峰呵呵的笑,弄得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古人送行,十里长亭。

        第三十五章见血

        大汉十三州,冀州富足。

        秦峰等人此行就是要去看看冀州的富裕,看看乱世将临,冀州是否还能是那个小贩多如狗,巨鳄满地走的冀州。之后再去看一看大汉边塞,看边塞风光,尝人生百态。

        计划从北到南,自东向西,呈“”形游历。他们想要走遍大汉,求贤访才,四处求知,寻山问道。不得不说,这计划实在是有些庞大,没个几年是不行的。

        不过对他们而言,时间不算什么,要紧的是学识,在秦峰的鼓捣下,几人都同意。而且好比较兴奋,昔年也有寻贤求学的人,他们的老师就是如此。郑玄少时也和好友四处游历,访遍当时大儒。曾入太学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和《左传》等,最后从马融学古文经。游学归里之后,复客耕东莱,聚徒授课,弟子达数千人,家贫好学,终为大儒。

        现在他们少有才学,比之当初他们的老师少时更甚,现在也想走一走老师当年的路。秦峰的提议之所以打动他们,是因为秦峰诱惑几人,想要达到老师当年没有的地步。虽说郑玄等人学究天人,可是并不代表他们去的地方会很多,正所谓学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少年轻狂,又是天生才俊,谁能抵得住这种诱惑。

        于是乎,几人就雄心勃勃的出发了。

        颖川古道。

        古道西风小马驹。四个少年郎骑着马驹,夕阳西下,把四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似乎昭示着他们的那段传奇长路。四人意气风发,一路笑语。

        刚出颍川郡,在荒郊野道上。

        路上他们不再像开始的心态,赏景似乎已经不复存在了。四处都有流民,衣衫褴褛,拖家带口。其惨状叫这几位少年没有了那份赏景的心思,白枫还好,他曾经游历了很多地方,见得多了,就见怪不怪。只是他有些心不在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一出颖川来就没有多说话。

        郭嘉、戏志才久居书院,没有出来过,少年心善,见此情况于心不忍。也就怏怏不乐,做了闷葫芦,完全失去了书院时的潇洒放荡。不过,他们倒也没有像老好人一样去帮帮那些人,开始还分点吃的给那些流民。到了最后,麻木了,知道自己就是把盘缠分光都救不了几个人,只能加入白枫的队列。

        秦峰三世为人,也知道每次动乱年代,最苦的就是百姓,可是他前世一生都在一个小村庄中。只是听说战乱之时,生灵涂炭,百姓之家,十不存一。秦时战乱,他没有经历,秦灭六国他倒是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三国秦皇 第26章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