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定主意后,孙坚决定乘热打铁,一次就解决所有问题。于是向在喝酒的秦峰说道:“不知公子可有意收徒?”
秦峰不明所以,疑惑道:“先生何意?”
孙坚道:“今天得知公子乃是大汉名士,和颖川有浪子之名的郭嘉,和戏子戏志才合称“颍川三子”,享有‘逍遥子’之称,老师是当今大家郑玄,岳父更是儒学大师蔡邕,心生敬仰,故就此一问。”
“颍川三子?”秦峰倒是听过,当初只是付之一笑,没想到这名号都传到江东了。那是自己还没有和大哥二哥分开,相互打趣时,自己曾说咱是“颍川三贱客”呢。
“公子还不知道?”
“哦,知道一点,戏言戏言而已。”打了个哈哈算是过去了。
孙坚也不纠缠,接着说:“那不知公子······?”话说一半好像是古人的特色。
秦峰这才明白过来孙坚的打算,不过还是回答道:“我的弟子不是没有,只是现在不便说,望先生勿怪。”
孙坚一听,心道有戏。于是拉过儿子,站在秦峰面前,接着道:“不知犬子可有幸拜入公子门下,能为公子端茶奉水?”
秦峰只是以为孙坚欲结交自己,却不想竟是这样。听他的话好像是要将儿子送到自己门下,这可是把自己雷到了。虽说这几年自己游历也将所知道的部分名将谋士拉到自己这边,甚至有几个还拜到了自己的门下,确实没有一个帝王级的人啊。
看着面前的孙策,秦峰不知道怎么回答。孙坚见秦峰不说话,盯着自己的儿子看,以为这是在审视儿子,也就在一旁静静地等待着,只是眼里充满期待。
秦峰眉头紧蹙,孙坚以为秦峰不想收下儿子,有些急切。正欲说话,不想秦峰身边的书童祁阳拦下他,悄悄告诉他,这是公子在想事情,等等看。
没错,秦峰正在努力回想关于孙策的事迹,前世自己对历史上的人物只有几个佩服之至,比如自家的祖先秦始皇,还有那个推翻自家江山的项羽。
而这孙策也在自己佩服的人当中,前世自己还专门查看过他的事迹,甚至为其早死而遗憾。所以这孙策,自己印象深刻,想着想着三国志中的一段话就出现在脑海。
孙策,字伯符,吴郡富春人,为汉讨逆将军、会稽太守,长沙太守坚长子。
坚初兴义兵,策将母徙居舒,与周瑜相友,收合士大夫,江、淮间人咸向之。坚薨,还葬曲阿。已乃渡江居江都。徐州牧陶谦深忌策。策舅吴景,时为丹杨太守,策乃载母徙曲阿,与吕范、孙河俱就景,因缘召募得数百人。兴平元年,从袁术。术甚奇之,以坚部曲还策。
太傅马日磾杖节安集关东,在寿春以礼辟策,表拜怀义校尉。术初许策为九江太守,已而更用丹杨陈纪。后术欲攻徐州,从庐江太守陆康求米三万斛。
康不与,术大怒。策昔曾诣康,康不见,使主簿接之。策尝衔恨。术遣策攻康,拔之,术复用其故吏刘勋为太守,策益失望。先是,刘繇为扬州刺史,州旧治寿春。寿春,术已据之,繇乃渡江治曲阿,与术相攻。策乃说术,乞助景等平定江东。
术表策为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兵财千馀,骑数十匹,宾客原从者数百人。策母先自曲阿徙於历阳,策又徙母阜陵,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而军令整肃,百姓怀之。又破严白虎等。
时袁术僭号,策以书责而绝之。曹公表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是时哀绍方强,而策并江东,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抚之。建安五年,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密治兵,部署诸将。
未发,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创甚,请张昭等嘱以后事,呼权佩以印绶,至夜卒,时年二十六。权称尊号,追谥策曰长沙桓王。
这就是孙策,江东小霸王啊。现在竟然要自己收之为徒,为自己端茶奉水,秦峰有些消化不了。不过若是自己收下他,那以后是不是能避免其英年早逝,甚至让历史改变呢?自己该怎么做?
秦峰不能不想这些,若是改变了历史,拿自己以后可就不好行事了。但是现在好像又不想拒绝,毕竟这是孙策,是自己前世崇拜的人啊。
在孙坚三人?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