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在贞观来说,是个神秘异乡;它是大信自小至大,成长的所在;台北应是好地方,因为它成就了似大信这般弘宏大度的人——何况,小镇再住下去,媒人迟早要上门来,银月、银桂,即是一例。
“阿嬷,大舅有无说什么时候要去?”
“你看呢?”
贞观想了一想:“等过了中秋吧!”
祖、孙正说着,忽听门口有人叫道:“阿嬷有在吗?”
贞观闻声,探头来看,果然是大信!
“阿嬷在啊!请进来!”
她外婆也说:“是大信啊!快入内坐!”
大信一直走到床前才止,贞观人早已下来,一面给他搬椅子。
大信坐下说道:“阿嬷,我是来与您相辞的,我明日就得走了!”
她外婆笑眯眯道:“这么快啊?不行多住几日吗?等过了中秋也好啊!”
老人家是诚意留客,大信反而被难住了,贞观见他看着自己,只得替他说道:“阿嬷,他是和阿仲一样,得照着规定的时间去报到;慢了就不行!”
“哦!这样啊——”
老人听明白之后,又说:“那——你什么时候再来呢?”
大信看了她一眼,说道:“若有放假,就来!”
“这样才好——”
她外婆说着,凑近大信的脸看了一下:“咦!你说话有鼻音,鼻孔塞住了?”
“没关系,很快就会好!”
“这怎么行?一定你睡时不关窗,伸手仔的风大,这个瑞孜也不会去看看——”
老人说到这里,叫了贞观道:“你去灶下给大信哥煮一碗面线煮番椒,煮得辣辣的,吃了就会好!”
贞观领令应声,临走不免看了他一眼,心想:这样一个古老偏方,也不知这个化学家信呢不信?
这下她看了正着;原来大信生有一对牛眼睛,极其温柔、敦厚——贞观看输人家,很快就走出内房,来到厨间;灶下的一瓢、一锅、一刀、一铲,她此时看来,才明白阿妗、表嫂;甚至多少旧时的女人,她们可以每餐,每顿,一月,十年,终而一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